早上刷牙时牙龈出血?吃苹果留下血印?这些看似小问题,可能是牙周病发出的警报。作为困扰超50%成年人的口腔疾病,牙周病早期症状隐蔽,却可能引发牙齿脱落甚全身健康风险。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揭开牙周病的真面目。
1. 牙龈出血:刷牙、啃硬物时出血是早信号,千万别简单归咎于“上火”。健康牙龈即使用力摩擦也不会出血。
2. 持续性口臭:牙菌斑堆积产生的硫化物会让口气难闻,漱口只能暂时掩盖。
3. 牙龈红肿退缩:牙龈从粉红色变为暗红,边缘像被“吃掉”一样萎缩,牙根逐渐暴露。
4. 牙齿松动移位:晚期患者会出现牙齿缝隙变大、咬合无力,甚自然脱落。
口腔里的细菌会形成透明薄膜(牙菌斑),若未及时清洁,它们会硬化成牙结石牙龈。以下行为加速恶化:
值得注意的是:有人天生牙龈较薄,即使注重护理也可能患病,这类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牙周检查。
阶段一:牙龈炎 仅牙龈边缘红肿,及时治疗可完全逆转。此时洗牙+正确刷牙就能解决问题。
阶段二:早期牙周炎 细菌开始牙槽骨,形成3-4mm的“牙周袋”。需要深度清洁(龈下刮治)。
阶段三:重度牙周炎 牙槽骨吸收超50%,牙齿明显松动。可能需手术植骨或拔除患牙。
早发现:每年一次牙周探针检查,用数据说话(健康牙龈探诊深度≤3mm)。
早干预: • 超声波洗牙清除牙结石 • 局部用药冲洗牙周袋 • 激光辅助杀菌(技术)
早维护: 使用软毛牙刷+巴氏刷牙法(45度角震颤),牙线每日一次,冲牙器辅助清洁。
Q:洗牙会让牙缝变大? A:牙缝本就因牙龈退缩存在,洗牙只是清除了掩盖问题的牙结石。
Q:治疗是否疼痛? A:现在采用麻醉技术,过程中仅有轻微酸胀感。
Q:能吗? A:早期可控制发展,晚期需终身维护。就像高血压管理,需定期复查。
× 牙龈出血是缺乏维生素 :90%由局部炎症引起,盲目补充维生素可能延误治疗。
× 牙周病只影响口腔 :细菌可能进入,增加心脏病、糖尿病、早产风险。
× 老人才会掉牙 :35岁以上人群牙周病导致缺牙占比67%,与年龄无必然。
预防牙周病,本质是打赢一场“细菌持久战”。从今天起,别再把牙龈出血当小事——它可能是你口腔发出的后一次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