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的乳牙出现小黑点或是喊牙疼时,许多家长往往会陷入两难:是该立即治疗还是再观察看看?儿童牙齿健康不仅影响当前的生活质量,更关系到恒牙发育和面部骨骼生长。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关于儿童牙齿治疗那些事。
孩子不会突然蛀牙,但初期症状容易被忽视。如果发现牙齿表面出现白垩色斑点、刷牙时牙龈出血、食物频繁嵌塞,或是孩子抗拒冷热食物,这些都可能是牙齿发出的求救信号。特别要提醒的是,有些乳牙蛀坏不一定会疼,定期口腔检查才是好的预防手段。
3岁前重点关注喂养习惯,避免奶瓶龋;4-6岁是乳牙龋高发期,建议每3个月检查一次;7岁后要关注六龄齿的窝沟封闭。值得注意的是,12岁前颌骨发育快,早期矫治往往是事半功倍。
对于浅龋,医生可能会选择氟化物再矿化;中度龋坏通常需要去除腐质后补牙;当龋坏接近牙髓时,儿童专用盖髓剂能大限度保留活髓。现在很多诊所都配有智能麻醉仪,能显著降低治疗时的不适感。
"反正要换牙就不用治"是危险的误区。一颗乳牙提前脱落,可能导致相邻牙齿移位,恒牙萌出空间不足。临床数据显示,乳牙早失的孩子有76%需要后续正畸治疗。另外,儿童补牙材料与不同,需要选择具有持续释氟功能的专用材料。
治疗前可以用绘本讲解看牙过程,比如《鳄鱼怕怕牙医怕怕》;治疗时带上孩子熟悉的玩偶分散注意力;治疗后准备无糖小奖励。现在很多儿童口腔科都采用"tell-show-do"沟通法,先用玩具器械演示操作过程,让孩子有心理准备。
补牙后2小时内避免进食,24小时内不用治疗侧咀嚼。对于佩戴间隙保持器的孩子,要特别教会使用牙线清洁。统计表明,规范使用含氟牙膏可使龋齿发生率降低28%,但要注意3岁以下儿童用量不超过米粒大小。
建议颗乳牙萌出后就该开始口腔清洁,3岁前由家长帮助刷牙。限制两餐间的零食次数比控制甜食总量更重要,因为频繁进食会让口腔长期处于酸性环境。另外,给孩子准备专属的刷牙计时沙漏,能培养良好的刷牙习惯。
后提醒家长,选择儿童齿科时要查看机构是否具备的儿童诊室,医生是否有儿童口腔培训背景。良好的次就诊体验,往往能让孩子建立终身受益的口腔健康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