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突然有个小黑点,咬东西时隐隐作痛——这可能是蛀牙的信号。这时候,补牙就成了直接的解决办法。但很多人面对补牙时,心里总有一堆疑问:补牙到底疼不疼?哪种材料更适合我?价格差这么大该怎么选?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方式,把补牙这件事讲清楚。
很多人觉得牙齿上的小黑点不碍事,结果某天吃颗花生突然疼到冒汗,去检查才发现蛀洞已经深到接近牙神经。这时候就不是简单补牙能解决的了,可能要做根管治疗甚拔牙。一般来说,当牙齿出现以下情况就该考虑补牙:吃冷热食物敏感、牙齿表面有黑色或褐色斑点、食物容易卡在牙缝里。早处理不仅能少受罪,还能省下后续更高昂的治疗费。
目前常用的补牙材料主要有四种:银汞合金、玻璃、复合树脂和陶瓷嵌体。银汞合金现在用得少了,虽然结实便宜,但颜色太显眼;玻璃适合儿童乳牙修补,能释放氟化物防蛀;复合树脂是现在的主流选择,颜色接近真牙,直接填充就能用;陶瓷嵌体则用于较大缺损,耐磨但价格较高。具体选哪种,要结合蛀牙位置、大小以及个人预算来决定。
很多人害怕补牙是担心钻牙的"滋滋"声。现在的补牙流程已经优化了很多:先检查确定蛀牙范围,局部麻醉后清除腐质,酸蚀处理让材料更好粘附,后分层填充光照固化。全程大概30-60分钟,打麻药时像被蚊子叮一下,清除腐质时会有轻微震动感,但完全在可承受范围内。结束后医生会帮你调整咬合,确保补好的牙齿用起来和原来一样自然。
补牙价格差异主要来自材料和位置:前牙树脂补牙一般200-400元/颗,后牙因操作难度可能在400-600元;陶瓷嵌体则要1500-3000元。要注意的是,有些机构打着"进口纳米材料"旗号高价收费,其实国产树脂完满足日常需求。另外,深度蛀牙可能需要垫底处理,这部分费用在100-200元左右,正规机构都会提前说明。
刚补完牙2小时内不要进食,24小时内避免用补牙侧咬硬物。如果出现轻微敏感,通常1-2周会自行消失。日常护理要特别注意牙缝清洁,建议配合使用牙线。定期检查也很关键,建议每半年到一年复查一次,及时发现边缘微渗漏等问题。只要护理得当,现在的高质量补牙材料用上5-8年都没问题。
"补牙后就不能吃糖了"——其实控制频率比完全戒糖更重要;"树脂补牙容易掉"——现在的粘接技术已经很成熟;"小洞不用补"——蛀牙不会自愈只会越变越深。要不得的是贪便宜找路边小店,消毒不规范可能导致交叉感染,材料劣质还容易引发继发龋。
看到这里,如果你发现自己有需要补的牙齿,建议尽早预约正规机构的牙体牙髓科检查。记住,在牙齿健康上的投入,永远比事后补救更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