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家长的都知道,孩子的牙齿问题总是让人头疼。尤其是后牙上的那些深深浅浅的“小沟壑”——窝沟,简直是食物残渣和细菌的“乐园”。每天刷牙再认真,也难保这些角落能被清洁。时间一长,蛀牙就找上门了。这时候,不少牙医会建议做“窝沟封闭”。那么,这个听起来有点的名词到底是什么?值不值得给孩子做?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聊清楚。
窝沟封闭的原理特别简单:后牙(大牙)咬合面上有许多天然的凹陷和缝隙,这些地方容易藏污纳垢。窝沟封闭就是用一种的树脂材料,像涂指甲油一样把这些沟沟缝缝填平,形成一层保护膜。这样一来,食物残渣不容易残留,细菌也没法在窝沟里“安家”,蛀牙的风险自然就降低了。
整个过程、,不需要磨牙。牙医会先清洁牙齿,涂上一种酸蚀剂让窝沟表面更易于粘合,然后冲洗干净、吹干,后涂上封闭剂并用特殊的光固化。全程一颗牙大概只要几分钟,孩子配合的话一次就能做完四颗大牙。
窝沟封闭的黄金期有两个:一是6-7岁,这时颗恒磨牙(俗称“六龄齿”)完全萌出;二是11-13岁,第二恒磨牙长好的阶段。这两个阶段的新牙窝沟深,且孩子刷牙往往不够细致,封闭好。
有些家长问:“乳牙需要做吗?”其实乳牙的窝沟较浅,通常不需要。但如果孩子乳牙蛀坏风险特别高(比如已经有多颗蛀牙),牙医也可能建议提前保护。
误区1:“做了就不用刷牙了”
封闭剂不是金刚罩!它只能保护窝沟部位,牙齿其他表面仍需日常清洁。刷牙、用牙线、定期检查一样不能少。
误区2:“材料有毒会伤害身体”
封闭剂用的是医用树脂,和补牙材料类似,不含BPA等有害成分。固化后完全稳定,不会释放物质,国内外已应用数十年。
误区3:“做完马上能吃东西”
虽然封闭剂当时就硬化了,但建议当天避免嚼硬糖、冰块等,防止材料尚未完全稳固时脱落。
误区4:“一次封闭管一辈子”
封闭剂会随着咀嚼磨损,平均能维持5-10年。建议每半年检查一次,如果发现脱落或磨损,可以补做。
窝沟封闭的单颗费用通常在100-300元之间(不同地区、机构有差异)。相比补牙甚根管治疗的花费,这笔钱花得很值。目前部分地区已将青少年窝沟封闭纳入公共卫生项目,比如深圳、上海等城市的学校可做;普通门诊部分可用,具体要当地政策。
虽然窝沟封闭性高,但如果有以下情况需暂缓:
1. 牙齿已经蛀坏(需先治疗);
2. 牙齿未完全萌出,牙龈还覆盖部分牙面;
3. 孩子极度不配合,影响操作精度。
说到底,窝沟封闭是预防蛀牙的“助攻”,不是“免死”。从孩子长颗牙开始,培养良好的口腔习惯才是根本。如果拿不准是否要做,不妨带孩子做个详细的牙齿检查,听听牙医的建议——毕竟,预防永远比治疗更轻松,也更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