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刷牙时突然发现牙齿有个小黑点,喝冰水时感觉酸疼,这些可能都是龋齿的早期信号。很多人会犹豫:到底要不要做龋齿填充?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常见却容易被忽视的口腔问题。
简单来说,龋齿填充就是清除牙齿上的腐烂部分后,用特殊材料把缺损补上的过程。就像修补墙面一样,把被蛀坏的部分清理干净,再用合适的材料填充完整。这个过程不仅能牙齿外观,更重要的是能阻止龋坏继续发展。
当牙齿出现以下情况时,建议尽快就诊:
1. 牙齿表面出现黑色或褐色斑点
2. 吃冷热食物时有短暂酸痛感
3. 食物容易塞在某个牙缝里
4. 用舌头能感觉到牙齿有小坑
记住,早期治疗不仅过程简单,花费也较少。等到夜间疼痛难忍时才就诊,可能就需要更复杂的治疗了。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主要有三种:
- 复合树脂:颜色接近天然牙,适合前牙和可见部位,一次就诊即可完成
- 玻璃:释放氟有助于防蛀,多用于儿童和近牙龈处
- 银汞合金:强度高但颜色较深,逐渐被前两种材料取代
医生会根据龋齿位置、大小和个人需求推荐适合的材料。
这是很多人担心的问题。实际治疗中,医生会行局部麻醉,操作时基本不会有明显疼痛。治疗后1-2天可能会有轻微不适,这属于正常现象。如果出现持续疼痛,要及时复诊检查。
刚补完牙的2小时内不要进食,24小时内避免用补牙侧咀嚼食物。日常护理要注意:
1. 使用含氟牙膏,每天刷牙两次
2. 养成使用牙线的习惯
3. 少吃粘性大的甜食
4. 每半年做一次口腔检查
好的口腔习惯能让补牙更持久。
很多抱着"小洞不补"想法的人,终可能要面对更的后果:
- 龋坏加深导致牙髓炎,需要根管治疗
- 牙齿大面积缺损,可能需要做牙冠
- 时甚需要拔除患牙
这不仅治疗过程更复杂,花费也会成倍增加。
误区一:补完牙就一劳永逸了
实际上填充材料也有使用寿命,需要定期检查维护。
误区二:只有疼了才需要补牙
等感觉到疼时,往往已经伤及牙髓,治疗会更复杂。
误区三:补牙会导致牙齿变脆
规范的治疗不会影响牙齿强度,反而能防止牙齿进一步损坏。
补牙是一项需要技术的医疗行为,建议选择正规口腔医疗机构就诊。医生会判断龋坏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正规机构的消毒条件和材料质量也更有。
牙齿问题无小事,早发现早治疗永远是口腔健康的不二法则。如果你发现自己或家人有疑似龋齿的情况,建议尽快预约牙医检查,别让小问题发展成大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