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某天突然觉得牙齿一阵刺痛,喝冷水时酸得受不了,甚半夜被牙疼惊醒?这很可能是牙体牙髓病在作祟。作为口腔健康中的常见问题,牙体牙髓病虽然听起来,但其实离我们很近。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这个让人头疼的牙齿问题。
牙齿不是一块实心的骨头,它的内部藏着牙髓——一个包含血管、神经和结缔组织的“柔软核心”。当外层的牙釉质或牙本质受损(比如蛀牙、裂纹),细菌就会侵入牙髓,引发炎症。这时,你的牙齿可能会用疼痛向你求救:冷热敏感、自发疼痛、甚牙龈肿胀。
很多人觉得“牙疼不是病”,结果小蛀牙慢慢发展成深龋,后伤到牙髓。其实,牙体牙髓病的治疗关键就三个字:早发现。如果你发现牙齿上有黑线、对甜食敏感、咬合不适,别犹豫,尽快看牙医。早期的蛀牙只需要简单补牙,一旦拖到需要根管治疗,不仅费用翻倍,过程也更复杂。
听到“杀神经”三个字就发抖?现在的根管治疗早已不同往日。微创技术和麻醉的普及,让治疗过程更像睡了一觉。医生会清除感染的牙髓,消毒根管,再用生物相容性材料封填。完成后,你的牙齿依然能正常使用,只不过会变得更“脆”,所以通常建议做个牙冠保护它。
比起治疗,预防牙体牙髓病其实简单得多:每天刷牙两次,学会用牙线清理牙缝,半年洗一次牙。特别要提醒的是,别把牙齿当工具!咬瓶盖、嗑瓜子这些习惯会让牙齿出现微小裂纹,给细菌开“后门”。如果你的工作需要大量说话(比如教师),记得随身带水,口干更容易滋生细菌。
有人说“补过的牙不会二次蛀牙”——错!补牙材料边缘仍可能渗漏。还有人认为“根管治疗后的牙齿迟早要拔”——只要护理得当,它能陪你很多年。危险的误区是自行用药:止疼片只能暂时掩盖症状,抗生素也无法消灭根管内的细菌,拖延只会让感染扩散。
小朋友的乳牙蛀了要不要治?必须治!乳牙蛀坏可能影响恒牙发育。老年人则要注意牙龈退缩导致的根面龋,这种蛀牙往往进展快、痛感低,建议使用含氟牙膏并定期涂氟。孕妇由于激素变化更容易出现牙龈问题,孕前口腔检查非常重要。
如果你已经出现牙疼,就诊前24小时避免服用止疼药(可能掩盖症状),用温水轻柔漱口。可以提前记录疼痛规律(比如夜间加重/冷热诱发),帮助医生更快判断。现在很多机构数字化口腔扫描,比传统咬模舒适得多,可以提前。
牙齿问题从不会“自愈”,下次当你对着镜子发现牙齿有异样时,记住:早行动,少一分痛苦。毕竟,没有什么比能用健康的牙齿享受美食更幸福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