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听到"根管治疗"四个字就开始牙疼,脑子里立刻浮现出钻头嗡嗡响的画面。其实现在的根管治疗已经和过去大不一样了,今天就带大家了解这个让无数人闻风丧胆的牙科治疗到底是怎么回事。
当蛀牙发展到比较的程度,细菌已经侵入牙髓(就是俗称的"牙神经")时,简单的补牙已经解决不了问题。这时候如果不及时处理,感染会继续向下发展,可能引起根尖脓肿、颌骨感染等更的后果。根管治疗就是把受感染的牙髓清理干净,再把根管消毒并严密封填起来,从而保住这颗牙齿。
常见的症状就是牙齿持续性疼痛,尤其是晚上睡觉时疼得更。还有些人会发现牙齿变色、牙龈起包,或者吃冷热食物时特别敏感。这些都是牙齿在向你求救的信号。
这是大家关心的问题。现代牙科技术已经让根管治疗的体验改善很多。治疗前会先打麻药,所以整个过程基本是不会痛的。可能会有一些酸胀感,但在可以忍受的范围内。
治疗后麻药消退时可能会有些许不适,这种不适感通常1-2天就会消失。极少数人会痛得比较明显,这种情况吃些药就能缓解。很多人做完后都说:"原来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
一般来说需要2-3次就诊。次是开髓、清理感染的牙髓和初步消毒;第二次是根管预备和再次消毒;第三次是根管充填。每次间隔1-2周,具体次数要看牙齿的感染程度。
有些简单病例可以一次完成,复杂的情况可能需要更多次就诊。医生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刚做完治疗的几天内,这颗牙齿会比较脆弱,好不要用它咀嚼太硬的食物。一般医生会建议给治疗后的牙齿做个牙冠保护起来,因为失去牙髓的牙齿会变得比较脆,容易劈裂。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很重要,每天要认真刷牙、使用牙线。定期去牙医那里检查也很必要,可以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
根管治疗在90%以上,但也有失败的。常见的原因是根管系统太复杂,有细小的侧支根管没清理干净;或者是牙齿有隐裂,细菌又重新侵入。有些患者不注意口腔卫生,导致牙齿再次感染。
如果治疗后牙齿又出现疼痛、牙龈肿胀,要及时就诊检查。有时候需要做根管再治疗,情况的可能要拔牙。
有些人觉得"长痛不如短痛",干脆拔掉算了。但其实能保留的天然牙是好的选择。牙齿拔掉后需要种植或做假牙,花费更大,过程也更复杂。所以除非牙齿已经无法保留,医生一般都会建议先尝试根管治疗。
当然,如果牙齿太,根管治疗可能不理想,这时候就需要考虑拔除了。具体情况还是要听牙医的建议。
价格主要取决于治疗的难度和所在地区的消费水平。前牙根管治疗相对简单,费用会低一些;后牙特别是磨牙,根管数目多,治疗难度大,费用会高一些。一般来说在2000-5000元不等。
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诊,不要单纯图便宜去不正规的小诊所。的医生和规范的操作对治疗影响。
重要的就是预防蛀牙。每天少刷牙两次,使用含氟牙膏;定期使用牙线清洁牙缝;每半年到一年洗一次牙;发现小蛀牙及时补上。这些好习惯能大大降低需要根管治疗的几率。
如果牙齿已经开始疼痛,千万别拖着,及时就医。早期的牙髓炎治疗起来简单,痛苦少,费用也低。拖到牙髓坏死、根尖发炎,治疗难度和费用都会增加。
记住,牙齿问题越早处理越好。希望这篇文章能帮你消除对根管治疗的恐惧,遇到牙齿问题时能做出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