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出现小黑点或隐隐作痛时,很多人会犹豫要不要补牙。实际上,龋齿从浅到深的发展速度远超想象,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关于补牙的那些事。
当牙齿表面出现黑色斑点、进食冷热酸甜敏感、食物容易塞牙缝时,很可能龋齿已经找上门。早期龋齿不痛不痒,但放任不管会导致牙洞越来越大,轻则引发剧烈疼痛,重则可能需要根管治疗甚拔牙。牙医建议:发现黑线或牙洞,哪怕不疼也应尽快检查。
目前常用的补牙材料主要有三种: 1. 树脂材料:颜色接近真牙,适合前牙或可见部位,粘合力强但耐磨性稍弱。 2. 玻璃:含氟成分能防继发龋,多用于儿童乳牙或近牙龈部位。 3. 银汞合金:强度高且经济实惠,但因颜色问题逐渐少用。 具体选择需根据牙齿位置、龋坏程度及个人需求决定,牙医会给出针对性建议。
这是患者关心的问题之一。现代牙科技术已能极大降低不适感: - 浅层龋齿:通常无需麻醉,去腐时仅有轻微酸胀感。 - 中深层龋齿:局部麻醉下操作,全程。 - 术后敏感:2-3天内避免过冷过热饮食即可缓解。 怕痛的朋友可以提前告知医生,诊所会采取缓冲麻醉等舒适化措施。
刚补完牙的24小时内需注意: 1. 避免用补牙侧咀嚼硬物(如坚果、骨头)。 2. 树脂材料完全硬化需时间,勿立即进食染色食物(如咖啡、酱油)。 3. 若出现持续疼痛或填充物脱落,需及时复诊。 日常护理建议使用含氟牙膏,并坚持每年1-2次洗牙检查。
1. "补牙会越补越大":及时修补小洞才能避免更大损伤。 2. "不疼就不用补":疼痛往往说明已伤及牙髓,治疗更复杂。 3. "孕期不能补牙":孕中期是相对的治疗期,龋齿反而可能引发感染。 4. "补牙后一劳永逸":填充材料有使用寿命,定期检查才能及时更换。
预防胜于治疗: - 每天刷牙2次+使用牙线,清洁牙缝死角。 - 减少碳酸饮料、甜食的摄入频率。 - 儿童可做窝沟封闭,成年人建议每年洁牙。 记住:花10分钟检查,可能省下未来10小时的治疗时间。
牙齿问题无小事,早发现早处理才是明智之选。如果发现牙齿有异常,建议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不要等到"疼得睡不着"才后悔莫及。健康的牙齿,才是好的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