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拔牙,很多人反应是“疼不疼?”“会不会肿成包子脸?”其实,拔牙并不可怕,关键是要做好充分准备。今天我们就来拔牙那些事,帮你消除疑虑,轻松应对。
不是所有牙齿都需要拔除,以下几种情况医生才会建议拔牙:
1. 智齿发炎或阻生: 智齿位置不正、反复发炎,甚顶坏邻牙时,拔掉是更好的选择。
2. 龋齿: 牙齿烂到无法修补,可能引发感染或影响其他牙齿健康。
3. 牙齿松动: 因牙周病导致牙齿松动,保留反而影响咀嚼功能。
4. 正畸需要: 部分矫正方案需拔牙腾出空间,让牙齿排列更整齐。
拔牙虽是小手术,但准备工作不能马虎:
1. 选择正规医疗机构: 确保医生有资质,消毒流程规范,避免感染风险。
2. 提前沟通身体状况: 如有高血压、糖尿病或正在服用抗凝药物,务必告知医生。
3. 避免空腹或饱腹: 空腹易低血糖,吃太饱可能引发呕吐,建议饭后1-2小时拔牙。
4. 避开生理期: 女性经期凝血功能较差,拔牙后容易出血不止。
这是大家关心的问题。现代牙科技术已经能让拔牙过程基本:
1. 局部麻醉: 医生会在牙龈周围注射麻药,几分钟后操作区域便会失去知觉。
2. 器械选择: 根据牙齿情况使用牙挺、钳子或超声骨刀,整个过程会有轻微拉扯感,但不会疼痛。
3. 复杂牙处理: 对于阻生智齿等难拔的牙齿,可能需要切开牙龈或分块取出,时间稍长但同样。
术后护理直接影响速度,这几件事一定要做好:
1. 咬紧棉球: 拔牙后需紧咬止血棉球30-40分钟,期间少说话。
2. 冰敷消肿: 24小时内用冰袋间断敷脸,每次15分钟,防止面部肿胀。
3. 饮食注意: 当天吃温凉软食,避免辛辣、过热食物,别用吸管喝水。
4. 清洁时机: 24小时后可轻轻漱口,刷牙避开伤口,避免血凝块脱落。
正常情况下,拔牙后不适感会逐渐减轻。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要及时医生:
1. 剧烈疼痛: 超过48小时仍疼痛难忍,可能是干槽症征兆。
2. 持续出血: 纱布更换多次仍渗血不止。
3. 异常肿胀: 3天后肿胀加剧或伴发烧,需警惕感染。
4. 麻木感延长: 下唇或舌头麻木超过6小时,可能与神经损伤有关。
很多人担心拔牙会导致脸部凹陷。实际上:
- 单颗牙拔除: 对脸型几乎没有影响。
- 多颗后牙缺失: 长期不修复可能导致咬肌萎缩,显得脸颊消瘦。
- 智齿拔除: 不会改变下颌骨形状,但可能因消肿后视觉上脸变小。
拔牙是常见的口腔治疗手段,只要选择医生、做好术前术后管理,就能顺利度过期。如果还有疑问,建议提前与牙医详细沟通,制定个性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