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吃个苹果留下血印子?这些可能是牙周炎初期的信号。近有位28岁的设计师来就诊,说自己只是牙龈偶尔出血,检查后发现已经出现轻度牙槽骨吸收。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牙周病就像"沉默的牙",初期不痛不痒,等感觉到牙齿松动时,往往已经发展到中晚期。
第四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35岁以上人群牙周健康率不足10%。也就是说,10个成年人里9个都有不同程度的牙周问题。很多人把牙龈出血当作"上火",随便买点药应付,结果耽误了佳治疗时机。牙周病的发展通常分为四个阶段:从牙龈炎到轻微牙周炎,再到中度牙周炎,后发展到重度牙周炎导致牙齿脱落。
如果你经常遇到这些情况就要当心了:刷牙出血成为常态,牙龈颜色变深红,口腔有持续性异味,牙龈看起来"变长了"(其实是牙龈萎缩),牙齿之间出现缝隙,或者感觉牙齿有点松动。特别是吸烟人群更要注意,因为烟瘾会掩盖牙龈出血症状,等发现时往往病情更。
很多人害怕看牙医,其实是心理作用。现在的牙周治疗已经非常人性化,针对不同阶段有不同治疗方案:
早期治疗主要是洁治(俗称洗牙),配合正确的刷牙方法。这个阶段治疗好,基本可以完全控制病情。中期会采用龈下刮治,使用精细器械清除牙龈下方的牙结石。对于更的情况,可能配合药物治疗或激光辅助治疗。现在很多机构都治疗选项,过程比想象中轻松得多。
做完治疗不是万事大吉,日常维护才是持久战。建议使用小头软毛牙刷,学会巴士刷牙法,每天少使用一次牙线。我们临床发现,很多复发患者都是因为没有坚持使用牙线,导致牙龈重新发炎。另外每3-6个月要做一次洁牙,这个频率要根据个人情况由医生确定。
Q:洗牙会让牙缝变大吗?
A:洗牙后感觉牙缝变大,其实是清除牙结石后了牙齿本来面貌。
Q:治疗要多久?
A:轻度患者可能1-2次就能完成,中度需要3-4次,每次间隔1-2周。
Q:治疗后要注意什么?
A:当天避免进食过冷过热食物,一周内不要用治疗区咀嚼硬物。
近接诊的一位40岁患者,因为长期忽视牙龈出血,导致下前牙松动,后不得不拔除。其实如果在早期介入,完全可能保住牙齿。记住:牙龈出血不是小问题,早检查早治疗,花的钱更少,更好。如果你的牙龈已经发出求救信号,建议尽快预约检查。
牙齿健康关系到生活质量,牙周治疗不仅是治病,更是一种健康投资。与其等到吃不了美食、影响社交自信时后悔,不如现在就开始重视起来。毕竟,再好的假牙也比不上自己的真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