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套怎么选?正畸医生教你避开5大误区(2024新版)
近在门诊经常遇到这样的:"医生,我看朋友戴的隐形牙套看,但我预算有限...""网上说陶瓷牙套容易染色是真的吗?"作为从业10年的正畸医生,今天就用直白的话,把选牙套这件事给你说清楚。
先记住这个结论:没有好的牙套,只有适合的。就像选鞋子,合脚比款式更重要。
一、先搞懂这3种主流牙套
1. 金属托槽(钢牙套)
就是大家常说的"钢牙",优点很实在:
- 矫正力度强,适合复杂病例
- 价格亲民(1.5-3万)
- 不用担心丢失(不像隐形牙套)
但要注意:口腔溃疡概率略高,每个月都要复诊调整。
2. 陶瓷托槽
和金属原理一样,只是托槽换成陶瓷的:
- 远看不太明显(3米外基本看不见)
- 比金属托槽厚一点
- 价格中等(2-4万)
需要提醒:吃咖喱、喝咖啡可能染色,要更注意清洁。
3. 隐形牙套(透明牙套)
就是可以自己摘戴的透明牙套:
- 完全隐形,社交距离看不出来
- 吃饭刷牙能取下
- 复诊间隔长(2-3个月)
但有两个限制:
- 对自律性要求高(每天要戴满22小时)
- 价格较高(3-8万)
二、选牙套容易踩的5个坑
根据我10年接诊经验,90%的人都会在这几个问题上纠结:
误区1:只看价格不管
上周有个患者,为了省5000块选了不适合的牙套,结果矫正时间延长了1年半。记住:二次矫正的费用和时间成本更高。
误区2:盲目追求隐形
不是所有牙齿情况都适合隐形矫正。比如龅牙,用金属托槽可能更好。
误区3:忽视医生技术
再好的牙套也只是工具,医生的方案设计才是核心。建议先面诊3家医院对比方案。
误区4:以为戴上牙套就完事
矫正期间更要认真刷牙,否则容易蛀牙。建议备上:
- 冲牙器
- 正畸专用牙刷
- 牙缝刷
误区5:忽略保持器阶段
拆牙套只是完成60%,之后1-2年要戴保持器。我见过太多人反弹重新矫正的。
三、2024年新价格参考
类型 | 适合人群 | 价格区间 |
---|---|---|
金属托槽 | 预算有限/复杂病例 | 1.5-3万 |
陶瓷托槽 | 想要半隐形 | 2-4万 |
隐形牙套 | 对外观要求高 | 3-8万 |
*价格受城市、医院级别、矫正难度影响会有浮动
四、给不同人群的实用建议
学生党:优先考虑金属自锁托槽,性价比高,矫正速度也快。
上班族:如果经常见客户,陶瓷或隐形牙套更适合,但要做好预算管理。
宝妈群体:建议选择复诊周期长的隐形矫正,方便照顾孩子。
后送大家一个避坑口诀:
先定方案再选牙套,
医生技术比品牌重要,
清洁维护不能少,
保持器要戴牢!
如果还有其他具体问题,建议带着牙片直接面诊。记住,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