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孩子捂着腮帮子喊疼,家长总会心急如焚。儿童牙齿健康问题看似小事,却可能影响恒牙发育甚面部生长。作为从业10年的医美健康编辑,我梳理出这份实用指南,不带术语,只讲家长能听懂的大白话。
乳牙龋齿是普遍的“小恶魔”。许多家长认为“反正会换牙”,却不知龋齿会导致恒牙排列不齐。此外,牙外伤(比如摔倒磕断门牙)、地包天、牙齿迟萌或早失也常见。特别提醒:3岁前长期用奶瓶可能导致“奶瓶龋”,表现为门牙大面积发黑腐烂。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长出颗乳牙的6个月内就该检查。国内家长常拖到3-5岁,这时可能已错过早期干预时机。建议每半年定期检查,就像打疫苗一样形成习惯。悄悄说个冷知识:乳牙的牙根比恒牙更长,治疗难度反而可能更大。
现代儿童牙科有“舒适化治疗”方案。比如表面麻醉凝胶能消除打针的刺痛感,镇静适合极度恐惧的孩子。但关键的是家长的态度——切忌说“再不听话就让医生拔牙”这种话,把看牙变成恐怖故事。
0-3岁:用纱布清洁牙龈,出牙后用硅胶指套牙刷。
3-6岁:家长协助使用儿童含氟牙膏,重点清洁后槽牙窝沟。
6岁以上:学习巴氏刷牙法,可以开始使用牙线棒。
特别注意:电动牙刷不是必需品,重点是要刷够时间和角度。
普通补牙约200-500元,乳牙根管治疗500-800元,早期矫治器3000-8000元。很多城市已将龋齿治疗纳入少儿,记得带上卡。提醒:切勿因选择不正规机构,二次治疗成本更高。
窝沟封闭是性价比高的防龋手段,六龄齿完全萌出后尽早做。控制零食频率比控制数量更有效——连续吃1小时棒棒糖不如5分钟吃完的危害大。含氟涂料每季度涂一次,能降低30%龋齿发生率。
× 用大人牙膏:儿童牙膏含氟量有严格标准
× 等牙疼再就医: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 用牙签剔牙:儿童专用牙线棒更
× 横向拉锯式刷牙:会磨损牙齿颈部
孩子的笑容是珍贵的礼物。与其等出现问题再补救,不如从现在开始建立科学的护牙习惯。如果觉得有用,欢迎转发给更多家长,毕竟保护牙齿这件事,越早知道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