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6岁时长出颗恒牙,可能很多家长都没注意到。牙齿问题不像感冒发烧那样容易被发现,但影响却可能伴随孩子一生。今天我们儿童牙齿治疗的那些事儿,帮助家长避开误区,给孩子一口健康的好牙。
"反正要换牙,不用管"——这个观念害了不少孩子。乳牙从6个月开始萌出,要到12岁左右才完全替换。如果乳牙龋坏过早脱落,旁边的牙齿会倾斜移位,导致恒牙没地方长,后不得不做牙齿矫正。
更的是,乳牙根尖炎症会影响下方正在发育的恒牙胚。去年有个7岁小朋友,因为乳磨牙龋坏导致颌骨感染,后连累恒牙发育畸形。所以发现黑点、牙洞要尽早处理,越早治疗越简单。
预防永远比治疗划算。涂氟就像给牙齿穿上一层防护衣,能使牙齿更耐酸。建议3岁开始每半年做一次,特别是爱吃甜食的小朋友。窝沟封闭则是把后牙那些容易藏污纳垢的沟缝填平,相当于把"陷阱"填掉。
这两项预防措施在幼儿园阶段有效,成本也不过是补牙费用的三分之一。但要注意,做了这些不等于可以不好好刷牙,日常清洁仍是基础。
很多家长觉得要等换完牙才矫正,其实这是个误区。有些问题需要在生长发育期干预,比如地包天好在4-5岁就开始矫正。而常规的牙齿拥挤问题,女孩8-10岁、男孩9-11岁是黄金干预期。
早期矫正可以利用颌骨生长潜力,有时候只需要戴简单的矫治器,避免将来拔牙或手术。建议在孩子7岁时做次正畸检查,医生会根据牙弓发育情况给出建议。
恐惧往往源于陌生。可以提前带孩子熟悉环境,很多儿童牙科诊所会有玩具和绘本。治疗时家长要保持镇定,你的紧张情绪会传递给孩子。现在有麻醉仪和动画片辅助,大多数孩子都能配合完成治疗。
有个小技巧:不要把看牙说成"治病",可以说"让医生数数你有几颗小宝石"。治疗后适当鼓励,但不要用甜食作为奖励。
牙刷要选小头软毛的,3岁前用米粒大小的牙膏,之后增加到豌豆大小。很多家长不知道,晚上刷牙后除了水什么都不该吃,包括牛奶。还有,不要用嘴吹凉孩子的食物,这会传播致龋细菌。
如果发现孩子经常磨牙、张嘴呼吸,或者新牙长出来了乳牙还没掉,都要及时就医。牙齿排列问题越早干预,越好。
牙齿健康不是养成的,需要家长帮助孩子建立好习惯。定期检查、科学预防、及时治疗,这样才能避免小问题变成大麻烦。记住,你现在为孩子牙齿花的每一分心思,都是在为他节省未来的治疗费用和时间。
如果对孩子牙齿状况有疑问,建议每半年做一次检查。早期发现问题,治疗往往更简单有效。毕竟,健康的牙齿才是给孩子好的成长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