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刷牙时,你有没有注意过牙刷上淡淡的红色?或者照镜子发现牙齿根部隐约有黄色沉积?这些都在提醒你:该洗牙了。但很多人对洗牙存在误解,今天我们就来洗牙那些事儿。
很多人以为洗牙只是为了让牙齿变白,其实它的核心作用是清除刷牙解决不了的牙结石。这些坚硬如小石子的沉积物会不断刺激牙龈,导致出血、口臭,终引发牙周病。有数据显示,我国35岁以上人群牙周炎患病率超过80%,而定期洗牙是有效的预防手段。
1.洗牙会让牙缝变大?
这是个典型误区。洗牙后感觉牙缝变大,其实是原本被牙结石填满的空间被清理出来了。长期不洗牙,牙结石反而会挤压牙龈导致萎缩。
2.洗牙特别疼?
健康牙龈洗牙只有轻微酸胀感。如果疼痛明显,说明牙龈已经存在炎症,这种情况更应该及时处理。
3.洗牙会损伤牙釉质?
正规机构使用的超声波洁牙头工作端是圆钝的,通过高频振动震碎结石,不会直接刮擦牙面。洗完牙后的抛光工序还能让牙面更光滑。
4.多久洗一次合适?
普通人建议每6-12个月一次。吸烟、喝茶人群可以缩短到3-6个月。正畸期间建议每3个月检查一次。
5.洗牙后要注意什么?
24小时内避免冷热刺激,使用感牙膏。如果出现暂时性牙齿敏感,一般1-2周会自行缓解。
现在常见的洗牙方式主要有两种:超声波洁牙和喷砂洁牙。超声波适合清除大块牙结石,喷砂则能更精细地处理色素沉积。对于烟渍、茶渍较的情况,建议两者结合更好。
虽然洗牙是常规项目,但急性口腔溃疡、牙龈急性炎症期、装有心脏起搏器(需提前告知医生)等情况需要暂缓。女性孕期4-6个月是相对的洗牙时期。
现在很多美容机构也洗牙服务,但需要注意的是,洗牙属于医疗行为,必须由持有《医师资格证书》的人员操作。建议选择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牙科诊所或医院,消毒流程更规范。
后提醒大家,洗牙后要保持正确的刷牙方法,配合使用牙线清理牙缝。牙齿健康是长期工程,定期洗牙就像给牙齿做体检,花小钱防大病,这笔账怎么算都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