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去口腔科检查,医生总建议定期洗牙。但很多人心里犯嘀咕:每天刷牙挺认真的,洗牙是不是智商税?今天咱们就来,洗牙到底有没有必要,能解决哪些问题。
哪怕用着电动牙刷、每天刷够三分钟,牙齿表面还是会偷偷结出一层牙菌斑。这些细菌团伙48小时就能矿化成牙结石,就像厨房水槽里的水垢,单靠牙刷根本对付不了。特别是下前牙内侧和上后牙外侧,这两个“卫生死角”容易藏污纳垢。
有位顾客小姐就是典型例子,她自认口腔护理很到位,直到洗完牙才发现,后排牙齿背面已经结了条状的黄褐色结石。用探针刮下来的瞬间,她自己都闻到了明显的异味。
很多人误以为洗牙=牙齿美白,其实它的核心价值在于预防。堆积的牙结石会持续刺激牙龈,初期可能只是刷牙出血,发展下去就会导致牙龈萎缩、牙齿松动。临床数据显示,定期洗牙的人群,患牙周炎的概率能降低60%以上。
现在主流的超声波洁治,是利用高频振动震碎结石,水流同步冲洗。整个过程有点像用迷你水枪给牙齿做深层SPA,对牙釉质几乎没有损伤。怕酸的人可以选择舒适化洁牙,提前涂抹表麻凝胶能大幅降低敏感度。
误区一:洗牙会让牙缝变大
洗完牙觉得牙缝变宽?那是原本被结石填满的缝隙露出来了。就像拆掉违章建筑后,街道反而更整洁是一个道理。
误区二:洗一次能管好几年
建议每6-12个月洗一次,就像汽车需要定期保养。抽烟、喝咖啡频繁的人,周期可能要缩短到3-6个月。
误区三:孕期不能洗牙
孕中期(4-6个月)反而是洗牙的佳时期。孕期激素变化更容易引发牙龈炎,及时清洁能避免很多麻烦。
虽然洗牙是常规项目,但有以下情况要提前告知医生:装有心脏起搏器(传统超声波可能受影响)、传染性疾病期、口腔急性炎症期。另外牙龈萎缩导致牙根暴露明显的人群,可以选择手工刮治减少刺激。
刚洗完牙的1-2天,避免吃过冷过热的食物。有些人会短暂出现牙齿敏感,这是牙根暂时暴露的正常反应,一般3-5天就会消失。建议使用牙膏配合软毛牙刷,别因为怕酸反而不敢清洁。
后提醒大家,洗牙是预防性治疗而非美容项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别被某些美容院的“炫白套餐”迷惑。毕竟牙齿健康这件事,没有捷径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