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时突然一阵酸疼,照镜子发现牙齿上有个小黑点——很多人就是这样发现自己长了龋齿。龋齿俗称虫牙,但可不是真有什么虫子,而是细菌在作怪。当牙齿表面被形成龋洞,不及时处理的话,这个"小黑洞"会悄悄变大,终可能伤到牙神经。这时候,龋齿填充就是我们常用的解决办法。
走进牙科诊所,医生经常会问:"想用哪种材料补牙?"目前主流的有三种选择:
1. 银汞合金:结实耐用价格低,但颜色显眼,适合后牙。现在用得越来越少了。
2. 玻璃:能释放氟化物防蛀,但强度稍差,适合儿童或临时修复。
3. 复合树脂:颜色接近真牙,适合前牙修复,强度也不错,是目前常用的选择。
具体选哪种,要结合龋洞位置、大小以及你的预算来决定。像门牙这种显眼位置,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树脂材料,虽然价格稍高些,但补完几乎看不出痕迹。
很多人对钻牙的声音心有余悸,其实现在的补牙过程已经舒服多了:
首先医生会检查龋坏程度,如果需要拍个小牙片。然后打点麻药(轻微蛀牙可能不用),等麻药起效后,用工具清除腐质。接着消毒、隔湿,分层填入补牙材料,每层都用特殊灯光固化。后调整咬合,抛光,一颗牙大概20-40分钟就能补好。
全程敏感的时刻可能就是打麻药时那一下刺痛,之后的操作基本没什么感觉。现在很多诊所还有麻醉仪,连这小小的刺痛都能减轻。
刚补完牙2小时内先别吃东西,24小时内避免用补牙侧咀嚼硬物。有些人补牙后会有轻微酸胀感,一般3-5天就会消失。如果出现持续疼痛或咬合不适,一定要及时复诊。
要特别提醒的是,补牙不是一劳永逸的。我曾遇到一位患者,补牙后5年都没复查,再来时牙齿已经烂到需要做根管治疗了。建议每半年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误区1:补牙会把牙洞越弄越大
其实医生只会清除的牙体,健康部分是保留的。不补才会越烂越大。
误区2:补牙材料会掉
现在的新型粘接技术很成熟,正常使用5-10年都没问题,但确实需要避免咬硬物。
误区3:小洞不用补
龋齿就像冰山,表面看着小,底下可能已经了。早补痛苦小花钱少,拖久了可能要做根管甚拔牙。
好的"补牙"其实是预防蛀牙:每天少刷牙两次,学会使用牙线,少吃黏性甜食,定期洗牙检查。如果发现牙齿上有白垩色斑点或黑色细线,这些都是早期的警示信号。
记住,牙齿健康是生活质量的重要。别等到疼得睡不着觉才想起看牙医,那时治疗起来既受罪又花钱。现在很多诊所都有检查,抽个时间去给牙齿做个"体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