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健康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但很多人对洁牙这件事还存在不少误解。有人觉得每天刷牙就够了,洁牙纯属浪费钱;也有人担心洁牙会损伤牙齿。今天我们就来洁牙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为什么医生都建议每年少做一次。
刷牙确实能清除大部分食物残渣和软垢,但对已经形成的牙结石却为力。牙结石是细菌和矿物质长期堆积的产物,就像牙齿表面的“水泥块”,不仅会导致口臭、牙龈出血,还会慢慢侵蚀牙槽骨,终引起牙齿松动。
洁牙的名称叫“龈上洁治”,通过超声波震荡或手工器械,能清除普通牙刷碰不到的牙结石和菌斑。尤其是一些隐蔽角落,比如牙龈边缘、牙缝深处,只有设备才能清洁到位。
误区一:洁牙会让牙缝变大
很多人洁牙后发现牙缝明显了,其实是因为原先填满牙缝的牙结石被清除了。牙齿本身的间隙一直存在,只是之前被结石遮住了。
误区二:洗牙会让牙齿变敏感
洁牙后短时间内可能出现冷热敏感,这是因为结石清除后牙根暂时暴露。一般1-2周内就会适应,使用感牙膏能加速。
误区三:洗牙可以美白牙齿
洁牙主要去除的是外源性色素(如烟渍、茶渍),能牙齿本色,但无法改变牙齿本身的颜色。想要显著美白需要专门的美白治疗。
1. 经常抽烟、喝咖啡或喝茶的人
2. 刷牙时牙龈容易出血的人
3. 戴牙套或种植牙的人群
4. 备孕期的女性(牙龈疾病可能影响胎儿健康)
5. 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口腔感染)
正规机构的洁牙流程通常包括:口腔检查→超声波洁治→喷砂抛光→牙周上药,全程约30-40分钟。现在很多机构都采用洁牙技术,配合表面麻醉凝胶,连儿童都能舒适接受。
特别提醒:洁牙一定要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路边小店可能消毒不规范,甚用“酸洗”等伤害牙釉质的违规操作,一定要警惕。
1. 24小时内避免进食过冷、过热、深色食物
2. 使用软毛牙刷和牙线继续日常清洁
3. 每年复查1-2次,牙周炎患者需缩短间隔
4. 发现牙龈异常出血及时就诊
牙齿就像身体的“守门员”,它的问题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养成定期洁牙的习惯,不仅是为了美观,更是对全身健康的投资。如果你已经超过一年没洁牙了,现在就是好的行动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