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甜食牙齿突然酸痛?喝冷水牙龈敏感?这些小症状可能是蛀牙的信号。补牙作为基础的牙齿修复方式,每年帮助上千万人咀嚼功能。但面对五花八门的补牙材料和价格差异,很多人都会犹豫:补牙到底该选哪种?今天就用直白的语言,带你看懂补牙那些事。
先说说大家关心的价格问题。目前单颗牙修补费用大概在200-2000元之间浮动,造成这么大差价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蛀牙程度,浅龋补牙可能只需要简单填充,而深龋可能需要先治疗再修补;二是材料选择,就像装修选地板磁砖还是实木,不同材料价差明显;三是地区差异,一线城市诊所租金和人工成本自然会反映在价格上。
现在常用的补牙材料主要有四种,各有特点:银汞合金算是"老前辈"了,优点是耐磨便宜,但颜色扎眼且含有微量汞;玻璃更适合儿童乳牙,能缓慢释放氟化物防蛀;复合树脂是目前应用广的,颜色接近真牙但强度稍弱;瓷嵌体则是"高端定制",美观耐用但需要二次就诊。普通上班族选复合树脂性价比高,前牙修复可以考虑更高端的材料。
次补牙的人多少会紧张,其实整个过程比想象中简单。先会拍个小牙片确定蛀牙范围,然后医生用器械清除腐质时可能会有轻微酸胀感,现在的技术已经能让这个过程基本无感。填充阶段就像用"牙膏"填坑,后调整咬合抛光表面。全程大概20-40分钟,复杂情况可能需要分次完成。
刚补完牙2小时内别吃东西,24小时内避免食物。有些人会有短暂敏感,这是正常现象。要特别注意,如果持续疼痛超过一周,或者填充物脱落,一定要及时复诊。平时刷牙建议用软毛牙刷,牙线清洁邻面,这些习惯能延长补牙材料的使用寿命。
很多人觉得"小洞不补,大洞不苦",其实蛀牙不会自愈只会越来越;还有人认为补牙材料能管一辈子,实际上5-10年就需要检查更换;更有患者觉得补牙越贵越好,其实适合的才是好的。另外两个常见误解是"补牙会导致牙齿变脆"和"孕妇不能补牙",其实现代技术已经能规避这些问题。
当蛀牙已经伤及牙髓出现自发痛时,就需要先做根管治疗;牙齿缺损过大时,可能要考虑嵌体或牙冠;牙龈红肿期间也不宜立即补牙。这些特殊情况都需要先处理根本问题,盲目补牙反而会延误治疗。
后提醒大家,每半年做次口腔检查,发现小黑线及时处理,这样既能省下后续治疗费用,也能少受罪。牙齿问题没有小事,早发现早治疗永远是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