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洗牙,很多人反应是“会不会疼?”“洗牙会不会让牙缝变大?”甚有人认为“我每天刷牙很认真,根本不需要洗牙”。其实,这些疑问背后藏着许多对洗牙的误解。作为一名在医美行业工作多年的编辑,我了几位牙医,今天就和大家洗牙的那些事儿,帮你解开疑惑。
即使你每天刷牙两次、用牙线,牙齿表面仍然会残留一些顽固的牙菌斑和牙结石。尤其是牙龈边缘和牙缝这些“卫生死角”,牙刷很难清洁。时间一长,牙结石堆积会刺激牙龈,导致牙龈红肿、出血,甚引发牙周炎。洗牙的作用就是通过设备清除这些“顽固分子”,预防口腔疾病。
牙医常说:“洗牙不是美容项目,而是基础的口腔保健。”就像汽车需要定期保养一样,牙齿也需要定期清洁。一般来说,建议每6-12个月洗一次牙,具体频率可以根据个人口腔状况调整。
很多人担心洗牙会疼,其实健康的牙齿在洗牙时不会有明显疼痛感。洗牙过程中可能会有轻微的酸胀感,尤其是在清理牙结石较多的部位时。如果你平时刷牙容易出血或牙龈敏感,洗牙时可能会有一些不适,但这种感觉是可以忍受的。
如果实在怕疼,可以提前和牙医沟通,现在很多机构都有舒适化洗牙选项,比如使用表面麻醉或更轻柔的超声波设备。不过,牙医也提醒,长期不洗牙的人次洗牙时可能会感觉更敏感,但随着口腔环境改善,后续洗牙会越来越轻松。
有人洗完牙后发现牙缝“变大了”,其实这不是洗牙的错。是:原本被牙结石填满的牙缝在清洁后露出了本来面目。长期堆积的牙结石会牙龈,导致牙龈萎缩。洗牙后牙龈炎症消退,肿胀的牙龈健康,可能会显得牙缝更明显。这恰恰说明洗牙及时阻止了更的牙周问题。
牙医建议,洗牙后可以配合使用牙缝刷或牙线清洁牙缝,避免食物残渣堆积形成新的牙结石。如果牙缝过大影响美观,可以通过贴面或其他修复方式改善,但一定要先解决根本的口腔健康问题。
1. 爱喝咖啡、茶或吸烟的人:色素容易沉积在牙齿表面,洗牙能有效去除外源性着色。 2. 牙龈经常出血的人:这可能是牙周疾病的早期信号,洗牙能缓解炎症。 3. 矫正牙齿的人:牙套周围更容易藏污纳垢,需要更频繁的清洁。 4. 备孕女性:孕期激素变化容易引发牙龈问题,提前洗牙能降低风险。
洗牙前: - 选择正规口腔机构,确认器械消毒规范 - 有传染性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碍需提前告知医生 - 避免空腹洗牙,以防低血糖不适
洗牙后: - 2小时内避免进食过冷过热食物 - 24小时内不要喝浓茶、咖啡等易染色饮品 - 如果出现短暂敏感,可用感牙膏缓解 - 继续保持良好刷牙习惯,不要“性”用力刷牙
洗牙价格通常在100-800元不等,差异主要来自: 1. 机构类型(医院、连锁诊所、私人诊所收费不同) 2. 选用技术(普通超声波、喷砂洁牙、舒适洁牙等) 3. 附加服务(如抛光、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团购可能不包含完整服务流程,建议提前确认项目内容。与其纠结价格,不如把关注点放在医生的操作规范和机构的消毒标准上。
洗牙不是一劳永逸的,它只是口腔健康管理的一部分。想要长期保持牙齿健康,还需要: - 每天少刷牙两次,每次2分钟 - 坚持使用牙线或冲牙器清洁牙缝 - 每3个月更换一次牙刷 - 定期做口腔检查
记住,洗牙不是“美容项目”,而是基础医疗行为。它就像给牙齿做“大扫除”,定期清洁才能远离牙周疾病。如果你的后一次洗牙已经是一年前的事了,现在就可以预约牙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