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咬苹果留下血印子?这可能不是简单的"上火",而是牙周病发出的警报。作为困扰我国近90%成年人的口腔"隐形",牙周病早期不痛不痒的特性,让很多人错过佳干预时机。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说清楚这个悄悄毁掉牙齿的疾病。
当牙刷毛缝里出现粉红色泡沫,很多人反应是"刷牙太用力"。实际上,健康牙龈在正常清洁时是不会出血的。以下5个信号出现任意一个,建议尽快看牙医:
1. 刷牙或使用牙线时牙龈出血
2. 牙龈颜色变深红甚紫红色
3. 口腔持续存在异味(不是食物导致的短暂口臭)
4. 牙齿看起来"变长"(其实是牙龈退缩)
5. 咬硬物时牙齿有松动感
阶段:牙龈炎
细菌在牙龈边缘形成菌斑,引发红肿出血。此时牙槽骨还未受损,通过洁治和正确刷牙可完全。
第二阶段:轻度牙周炎
炎症向深层发展,出现3mm以内的牙周袋。X光片显示牙槽骨开始吸收,需要龈下刮治等治疗。
第三阶段:中重度牙周炎
牙周袋超过5mm,牙齿明显松动。这个阶段不仅可能掉牙,病菌还会通过影响全身健康。
• 用牙签代替牙线(牙签会扩大牙缝损伤牙龈)
• 刷牙像"锯木头"(横刷牙导致楔状缺损)
• 吸烟(尼古丁让牙龈供血减少50%)
• 把碳酸饮料当水喝(酸蚀牙釉质)
• 用牙齿开瓶盖(会导致牙齿微裂纹)
1. 升级清洁工具
电动牙刷+牙间隙刷+含氟牙膏的组合,能清除普通牙刷难以触及的菌斑。记住刷牙时要呈45度角轻轻震颤。
2. 定期护理
即使没有症状,每年也应做1-2次洁治。就像汽车需要保养,牙龈也需要定期清除顽固牙结石。
3. 改善生活习惯
增加维生素C摄入(猕猴桃、甜椒等),减少夜磨牙习惯,糖尿病患者更要严格控制血糖。
4. 及时医疗干预
深度牙周袋可能需要激光治疗或引导骨组织再生术,越早处理越好。
误区1:洗牙会让牙缝变大?
洗牙后感觉到的"牙缝"其实是原本被牙结石占据的空间,洗牙本身不会损伤牙齿。
误区2:牙龈萎缩不可逆?
轻中度萎缩通过膜龈手术可以改善,但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
误区3:孕妇不能治疗牙龈炎?
妊娠期牙龈炎更要及时处理,孕中期(4-6个月)是相对的治疗窗口期。
后提醒大家:牙周病治疗不是一劳永逸的,就像健身需要坚持,口腔健康也需要日常维护。下次发现牙刷上有血丝时,别再简单归咎于"近太忙",这可能是牙齿在向你求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