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洗牙,很多人反应是“怕疼”“浪费钱”,也有人觉得“每天刷牙就没必要洗牙”。但作为口腔健康的“基础项目”,洗牙的重要性远超你的想象。今天我们就来关于洗牙的那些事,解答你关心的5个问题。
刷牙能清洁牙齿表面,但牙缝、牙龈边缘等隐蔽角落容易残留牙菌斑。这些菌斑长期堆积会硬化成牙结石,像“水泥”一样牢牢附着在牙齿上,普通刷牙根本无法清除。牙结石不仅会导致口臭、牙龈出血,还会引发牙周炎,甚造成牙齿松动。洗牙就是通过设备清除这些“顽固分子”,预防口腔问题。
很多人担心洗牙会磨损牙釉质,其实正规操作完全不会。洗牙用的是超声波震荡技术,通过高频振动震碎牙结石,而非直接刮磨牙齿。就像“震掉墙上的污垢”,不会损伤墙体本身。但必须选择正规机构,不当操作可能划伤牙面。
健康的牙齿洗牙时仅有轻微酸胀感,但若牙龈已发炎(比如刷牙出血),触碰时可能会敏感。这时医生会调整力度或建议先。怕疼的人可以选择舒适化洗牙,比如涂抹表麻凝胶。全程通常30-40分钟,绝大多数人都能耐受。
这是常见的误解!牙缝变大是因为洗掉了原本填塞在缝隙中的牙结石,还原了牙齿真实状态。敏感则是因为牙结石长期覆盖导致牙龈萎缩,洗牙后牙根暴露,一般1-2周会自行缓解。使用感牙膏能加速。
口腔医生建议每年洗牙1-2次。吸烟、爱喝咖啡/茶的人可缩短每半年一次。儿童从换牙后(约12岁)即可开始定期洗牙。注意:洗牙不能美白牙齿,但能去除烟渍、茶渍,让牙齿本色。
1. 洗牙前:牙龈红肿者需先治疗炎症;患有疾病或传染病需提前告知医生。 2. 洗牙后:24小时内避免冷热刺激饮食;不要用力吸吮或舔舐牙龈。 3. 机构选择:认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警惕陷阱。
说到底,洗牙不是“美容消费”,而是像体检一样的健康投资。与其等到牙疼、牙龈萎缩再治疗,不如花半小时防患于未然。你的牙齿,值得更好的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