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前一定要知道的8个问题|医生解答常见疑惑
近有读者留言问:"智齿发炎疼得睡不着,该不该拔?拔牙会不会很疼?"这让我想起次陪朋友去拔牙的经历——她攥着我的手臂紧张得手心出汗,医生拿着器械靠近时,她突然坐起来问:"能不能等它自己掉?"
其实很多人对拔牙存在误解和恐惧。作为经历过3次拔牙的"过来人",我整理了口腔科医生常被问到的8个实际问题,带你用轻松的方式了解这个常见的口腔小手术。
一、什么情况下必须拔牙?
不是所有坏牙都需要拔除。医生通常会优先考虑治疗,但遇到这些情况可能建议拔牙:
- 蛀牙无法修补
- 牙周病导致牙齿松动Ⅲ度以上
- 阻生智齿反复发炎或邻牙
- 正畸需要腾出空间
- 多生牙影响正常牙齿排列
二、拔牙到底有多疼?
这是被问多的问题。实际过程是这样的:
- 先打麻药(像被蚂蚁叮一下)
- 3-5分钟后嘴唇发麻
- 医生操作时只有牵拉感
- 复杂牙可能需20分钟
真正会疼的是麻药消退后的3-4小时,但服用医生开的止痛药基本能控制。记住:害怕疼痛而拖延拔牙,往往会让问题更。
三、上午拔牙还是下午拔牙好?
建议上午拔牙有3个实际原因:
- 出血量较大的情况下,白天更容易找到医生处理
- 术后需要观察的时间更充足
- 人体痛觉敏感度下午会升高
但如果没有高血压等特殊情况,时间选择影响不大。
四、拔牙前要做哪些准备?
做好这些能让过程更顺利:
- 吃顿饱饭(术后2小时不能进食)
- 清洁牙齿减少感染风险
- 避免经期(凝血功能受影响)
- 告知医生正在服用的药物
- 穿宽松衣物(避免紧张时束缚感)
五、拔牙后怎么吃不影响?
记住这个饮食时间表:
时间 | 饮食建议 |
---|---|
术后2小时 | 禁食禁水 |
24小时内 | 温凉流食(牛奶、粥) |
3天内 | 软烂食物(鸡蛋羹、面条) |
1周后 | 逐步正常饮食 |
特别注意:用未拔牙侧咀嚼,避免吸管吮吸造成血块脱落。
六、伤口上的棉球要咬多久?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咬棉球时间过长反而有害。正确做法:
- 无菌棉球咬紧30-40分钟
- 吐出后仍有渗血可更换一次
- 24小时内唾液带血丝属正常
- 大量出血需立即就医
七、拔牙后为什么不能吐口水?
这个看似奇怪的要求其实很关键:
吐口水的动作会产生负压,可能让伤口处的血凝块脱落,引发「干槽症」——这是拔牙后需要预防的并发症,会导致剧烈疼痛和延迟愈合。正确做法是让唾液自然流出或用纸巾轻拭。
八、期出现这些情况要警惕
正常的术后反应包括:轻微肿胀(第3天明显)、隐痛、张口受限。但如果出现:
- 72小时后疼痛加剧
- 口腔异味明显
- 发热超过38°C
- 大量鲜红色出血
需要立即复诊。多数人7-10天能基本,复杂拔牙可能需要2周。
写在后
记得有位牙医说过:"我们拔掉的不仅是病牙,更是困扰。"现代牙科技术已经让拔牙成为非常成熟的操作,选择正规医疗机构,配合医生的术前评估和术后指导,绝大多数人都能平稳度过这段小插曲。
如果你的牙齿正在"闹脾气",别等到深夜疼得找急诊时才后悔。提前了解这些知识,下次面对拔牙时,相信你能更从容地走进诊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