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为牙齿矫正是青少年的,其实这是一个常见的误解。牙齿的原理是通过牙槽骨改建实现的,只要牙周健康,任何年龄都可以进行矫正。临床上,40岁以上成功矫正的并不少见。当然,12-16岁确实是黄金期,此时颌骨处于生长发育高峰,矫正效率更高。
目前主流的矫正方式主要有四种:传统的金属托槽、陶瓷托槽、舌侧隐形矫正和无托槽隐形牙套。金属托槽性价比高,矫正力度;陶瓷托槽美观度更好,远看不易察觉;舌侧矫正完全隐蔽,但费用较高且适应期较长;隐形牙套可自由摘戴,适合对美观要求高的人群。选择时需结合牙齿情况、预算和美观需求综合考虑。
矫正初期会有3-5天的适应期,牙齿可能出现酸胀感,这是正常的生理性反应,通常一周内会自行缓解。每次复诊加力后可能有轻微不适,但现代矫正技术已经大幅降低疼痛感。建议选择正畸专用软毛牙刷,避免食物,必要时可服用常规止痛药。
一般需要1.5-2.5年,复杂病例可能延长3年。时间长短取决于错颌畸形程度、年龄、骨量情况以及患者的配合度。需注意,矫正结束后必须佩戴保持器1-2年,否则牙齿容易复发移位。临床上约30%的二次矫正病例都与保持器佩戴不足有关。
规范操作下不会造成性松动。矫正过程中牙齿会有生理性动度,这是牙周膜在压力作用下的正常反应。但若患者本身患有牙周炎,或医生施力过大,确实可能增加风险。这也是为什么矫正前必须进行的口腔检查,排除禁忌症。
价格差异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矫正器类型、病例难度和机构定位。金属托槽通常在1.5-3万元,隐形矫正普遍在3-6万元。复杂病例需要配合扩弓、支抗钉等附加治疗,费用会相应增加。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警惕远低于市场价的机构可能存在隐性消费。
每天少刷牙3次,配合使用牙缝刷和冲牙器。避免啃咬硬物,苹果、玉米等食物建议切块食用。每3个月需进行洁牙,防止牙龈炎症。特别提醒戴隐形牙套者,每次进食后必须清洁牙套,否则容易滋生细菌导致龋齿。
对于存在明显咬合问题的病例,如下巴后缩、地包天等,矫正后侧貌会有改善。但单纯牙齿排列不齐者,面部轮廓变化通常不明显。需要理性看待矫正,它不是整形手术,主要解决的是功能性问题。
重点查看医生的中华口腔医学会正畸委员会会员资质,以及病例积累量。建议面诊时要求查看类似病例的前后对比资料。注意区分全科医生与正畸专科医生,后者需经过3年培训。好的医生会优先考虑咬合功能,而非单纯追求排齐。
如果出现牙龈持续红肿出血、托槽频繁脱落、牙齿异常松动或咬合功能恶化,需要立即复诊。约5%的病例可能出现牙根吸收,这需要通过定期拍片监测。选择有完善售后服务的机构非常重要,正规医疗机构都会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