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牙齿治疗全指南:家长关心的10个问题解答
早上给孩子刷牙时发现小黑点?孩子总说牙疼睡不着?每次看牙都哭得撕心裂肺?作为从业十年的儿童牙科观察者,我整理出这份接地气的治疗指南,用大白话告诉你那些医生没空细说的关键知识。
- 3岁前完成次牙科检查
- 6-7岁开始换牙要特别注意
- 12岁前完成所有恒牙萌出
一、乳牙坏了到底要不要治?
很多家长觉得"反正要换牙,不用管",这可是大误区。上周有个7岁孩子,乳牙蛀空引发颌骨感染,后不得不全麻手术。乳牙有这些情况必须及时处理:
- 吃东西经常塞牙缝
- 牙龈反复起脓包
- 牙齿明显发黑缺损
- 孩子拒绝用某侧牙齿咀嚼
北京数据显示,5岁儿童乳牙龋患率超过70%,但就诊率不足30%。其实现在补牙技术很温和,用彩虹色填充材料,孩子反而觉得有趣。
二、换牙期的6个危险信号
恒牙就像新栽的树苗,萌出时特别脆弱。出现这些情况建议3天内就医:
症状 | 可能问题 | 佳处理期 |
---|---|---|
新牙长出旧牙未掉 | 乳牙滞留 | 1周内拔除 |
牙齿像锯齿不平整 | 发育结节未磨耗 | 观察3个月 |
上门牙像"八字"分开 | 唇系带过长 | 8岁前处理 |
尤其要注意"地包天",4岁就能干预。等换完牙再矫正,费用可能翻倍。现在有软硅胶矫正器,孩子戴着睡觉就行。
三、让孩子配合治疗的5个技巧
治疗室里的哭闹往往源于恐惧,试试这些方法:
- 提前看牙医动画片,推荐《小猪佩奇看牙记》
- 治疗前玩"牙医游戏",用勺子当口镜练习
- 选择儿童口腔专科医院,环境更有趣
- 次尽量只做检查,建立信任
- 准备小奖励,但不要说"不痛"这种谎话
现在很多机构草莓味麻醉凝胶,还有动画片眼镜分散注意力。记住不要在孩子面前说"拔牙""钻头"这些敏感词。
四、日常护理的3个突破点
光靠刷牙远远不够,这些细节更重要:
1. 刷牙时机比时长重要
饭后10分钟内刷牙好,尤其是吃了饼干、山楂糕这些粘牙食物。晚上刷牙后禁食。
2. 牙线比牙刷更重要
牙齿邻面蛀坏占70%,建议5岁起学习使用牙线棒,选水果味的更容易接受。
3. 定期涂氟不是智商税
就像给牙齿穿雨衣,每年2次可降低30%蛀牙率。注意选择含氟浓度合适的产品。
五、常见治疗项目避坑指南
市面上项目五花八门,这些选择原则要记牢:
- 窝沟封闭
- 恒磨牙长出后3个月内做好,成本几十元预防价值上千元的蛀牙
- 预成冠
- 乳牙缺损时的"帽",选医用不锈钢的就行,没必要做全瓷
- 间隙保持器
- 乳牙早失必须戴,否则邻牙倾斜导致恒牙错位,后期矫正更贵
特别提醒:不要被"儿童美学修复"等概念误导,12岁前原则上不做贴面、烤瓷等美容项目。
六、这些传言别再信了
关于儿童牙齿的谣言实在太多:
"乳牙反正要换,蛀了不用治"
→ 蛀牙细菌会感染恒牙胚,可能影响牙釉质发育"多吃钙片让牙齿更坚固"
→ 牙齿萌出后钙化已完成,补钙无效,过量反而有害("换牙晚的孩子更聪明"
→ 与智力无关,但迟于8岁未换牙要排查全身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