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通看牙,很多市民会提起一位叫殷允舜的医生。作为薄荷博士口腔门诊部的执业医师,殷医生已经在牙科领域工作了10多年。从潍坊毕业后,他先后在口腔医院进修,又去了国内多家机构学习,慢慢成长为口腔全科治疗的好手。
殷医生的诊室里经常能见到不同年龄段的患者。有的年轻人来找他做隐适美矫正,希望能悄悄;也有中老年人来做全口重建,想重新吃上硬点的食物。这些年来,他经手的病例从简单的补牙到复杂的种植修复都有,拿手的要数前牙美学矫正和即刻种植技术。
有个五十多岁的患者让我印象很深,因为长期缺牙导致脸型凹陷,吃饭只能靠牙床磨食物。殷医生给他做了详细的检查后,制定了分段式的治疗计划:先处理剩下的问题牙,再植入种植体,后做全口固定修复。现在这个患者每次复查都很开心,说又能啃苹果了。
在同行眼里,殷医生有个特点——特别爱学习。他参加过不少国内外种植修复的学术会议,对欧美的新型种植系统研究很深。有次聊天时他说,现在很多人以为种牙就是往骨头里拧颗螺丝,其实光种植体就有锥形的、柱状的、短型的,选哪种得看患者的骨条件。
在正畸方面,他比较推崇个性化方案。比如同样是牙齿不齐,青少年可能更适合传统托槽,而职场人士往往选择隐适美。他会先把不同矫治器的优缺点讲清楚,再让患者自己决定。
有患者说过,殷医生操作时有个习惯:每次调整牙椅高度时,都会先提醒"我们要升高一点"。看似小事,其实能缓解患者躺在牙椅上的紧张感。对于特别怕疼的人,他会把麻药针藏在器械盘后面,等涂抹表麻起效后再操作。
在种植手术前,他总会多花时间确认患者的全身情况。曾有位高血压患者急着种牙,血压都到160了还想继续。殷医生坚持改期,等血压控制好才安排手术。后来患者特意来道谢,说幸好医生够谨慎。
聊到日常护牙,殷医生常说三件事:一是别把牙齿当开瓶器,二是喝完碳酸饮料记得漱口,三是不舒服要早点来看。"很多大问题都是从小毛病拖出来的",他指着墙上的人体解剖图说,"牙神经通着三叉神经,疼起来能要命"。
现在种植牙技术发展很快,但殷医生始终强调:再好的假牙也不如自己的真牙。他建议患者每半年洗一次牙,别等牙结石把牙龈压出血才着急。对于想矫正的年轻人,他会提醒要按时复诊,"牙套不在医生这里,在你自己嘴里"。这些朴实的话,反而比各种术语更让人记得住。
在南通看牙科,特别是需要做全口重建或者复植的患者,不妨先找殷医生。10多年的临床经验让他能快速判断问题所在,给出几个可行的解决方案。毕竟牙齿要用一辈子,找到靠谱的医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