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上海正睿齿科嘉一口腔门诊部,总能看到一位面带微笑的女医生耐心地为患者检查牙齿——她就是口腔全科医师马蕊。在这个行业深耕10多年,马蕊医生用扎实的技术和细致的服务,成为许多上海市民信赖的"家庭牙医"。
2010年踏入口腔行业今,马蕊医生完成了从新人到全科的蜕变。"刚入行时连洗牙都会手抖,现在能从容应对各类复杂病例。"她笑着回忆道。在嘉一口腔工作的这些年,马蕊积累了3000余例临床,从儿童的乳牙护理到老年人的种植修复,形成了独特的"全周期"诊疗理念。
门诊部的同事常说:"马医生口袋里总装着各种牙齿模型。"问及原因,她解释:"用实物演示比术语更易懂。"正是这种化繁为简的能力,让前来的阿姨爷叔们都能明白自己的牙齿问题。
翻开马蕊医生的履历表,可以看到清晰的成长轨迹:
- 十年间完成种植手术600余例,其中高龄患者占比35%
- 帮助200多名青少年完成牙齿矫正
- 开展微创牙体治疗超1500例
- 儿童乳牙治疗记录保持者
"种植牙不是简单的'打桩子',要综合考虑咬合关系和骨质条件。"马蕊医生举例说,曾有位70岁的糖尿病患者,跑了三家医院都被拒绝种植,经过她三个月的牙周治疗和血糖调控,终成功完成了修复。
在嘉一口腔的患者留言簿上,有位初中生这样写道:"马阿姨治牙一点都不疼,现在我可以大胆笑啦!"这背后是马蕊特别的儿牙治疗心得:"给孩子看牙要分三步走——先交朋友,再玩游戏,后才治疗。"
对于牙科恐惧症患者,她自创"五感安抚法":诊室播放轻音乐、使用水果味消毒剂、准备暖手宝......这些细节让许多紧张到发抖的患者逐渐放松下来。"治牙不仅是技术活,更是心理战。"马蕊说。
尽管已有10年经验,马蕊每年仍坚持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办公桌上的记事本密密麻麻记录着:"3月杭州种植峰会""6月隐形矫正新技术培训"。去年,她专程赴德国学习了ALL-ON-4种植技术,回来后就成功为多位半口无牙患者完成了即刻负重种植。
"现在材料和技术更新太快,不学习就会被淘汰。"马蕊医生指着诊室新引进的3D口扫仪说,"以前取模要忍十分钟呕吐感,现在三分钟无接触完成,这就是科技给患者的。"
聊到日常护牙,马蕊医生特别提醒:"很多人等到牙疼才就医,其实就像汽车要定期保养。"她建议:
1. 每年少一次洁牙+检查
2. 刷牙要"面面俱到",每次不少于3分钟
3. 牙线比牙签更保护牙龈
4. 儿童7岁前要做一次正畸评估
采访结束时,马蕊医生正准备为一位老顾客复查。看着她熟练地调整种植牙冠的咬合,那份专注让人想起她常说的话:"每颗牙齿都有自己的故事,我的工作就是让这些故事有个好结局。"
在上海嘉一口腔这个温馨的诊疗空间里,马蕊医生用十年如一日的与温度,守护着千家万户的笑容健康。如果您正需要一位靠谱的全科牙医,不妨来会会这位"牙齿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