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叶
10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1 18:47:05
在石家庄看牙,很多市民会提起马俊涛医生的名字。作为仁德口腔门诊部的主治医师,这位拥有10年临床经验的正畸医生,用扎实的技术和耐心的服务,帮助上千名患者解决了牙齿排列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这位在本地小有的矫正。

马医生的职业轨迹很实在。2005年正式进入口腔行业,在北腔医院正畸科积累初期经验,后来又到河北腔医院深造。这种从一线城到本土深耕的选择,让他既掌握了技术,又特别了解河北地区患者的实际需求。
在仁德口腔的诊室里,经常能看到马医生拿着牙齿模型给患者讲解的场景。"咱们石家庄人爱吃面食,牙齿咬合受力方式确实有特点",这类接地气的分析,总能让人会心一笑。这种将知识和地域生活习惯结合的能力,正是他从业20年慢慢磨出来的本事。
现在做牙齿矫正的选择很多,但马医生从不盲目推荐高价项目。对于预算有限的青少年,他会详细解释金属托槽的区别;职场人士隐形矫正时,他会拿出不同品牌的样品让人直观感受厚度。
有个细节很有意思:马医生的诊台上总是放着几副完成矫正的模型,有用了舌侧矫正的公务员,也有中学生用自锁托槽的变化记录。这些真实的治疗档案,比任何都有说服力。
做过矫正的人都知道,过程中会有各种小问题。马医生的老患者们都熟悉他那部24小时开机的手机,用护士们的话说"马回复消息比外卖小哥还准时"。这种负的态度,让很多家长愿意带着孩子跨区来找他看牙。
去年有位要做隐形矫正的设计师患者,在上分享了就诊经历:"马医生没说晦涩的医学术语,就用手机绘图解释了我的牙齿路线,连我这种外行都听懂了。"这条真实分享获得了不少本地网友的点赞。
除了日常接诊,马医生还保持着每年参加学术会议的习惯。门诊部的墙上挂着他在华东正畸研讨会的交流证书,玻璃柜里整齐摆放着发表的期刊论文。有同行评价他"既有临床医生的细致,又有学者的严谨"。
近他正在研究数字化矫正方案的本土化应用,简单说就是根据北方人的颌面特征优化设计。"每个地区的人牙齿特点不同,矫正不能完全套用标准模板",这话透露着医师的务实态度。
通过和马医生的交流,我们整理了三点中肯建议:,12岁不是矫正的标准年龄,成年人同样能获得理想;第二,选择托槽类型要综合考虑美观需求、预算和治疗周期;第三,矫正后保持器少要戴够医生建议的时间。
在石家庄想了解牙齿矫正的朋友,不妨到槐安路上的仁德口腔看看。马医生每周三下午和周六上午有专门的初诊时间,带着牙齿片子去,能获得比较具体的方案讲解。记住提前预约,这位医生的工作日经常排得挺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