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看牙,很多人会提到中牙口腔医院的于春雷医生。这位年轻的执业医师虽然从业仅5年,却以扎实的技术和细致的服务赢得了不少患者的信任。每天早上8点,于医生都会提前半小时到诊室准备器械,这个习惯从毕业工作保持到现在。
2018年从天津大学口腔系毕业后,于春雷就进入了临床一线。刚开始工作时,他常常利用休息时间在离体牙上反复练习补牙的树脂堆塑技术。"现在患者来补牙,常夸的就是充填体很自然,咬合舒服。"说到这个,于医生总会笑着展示手机里存的对比。
随着经验积累,他的诊疗范围从基础补牙扩展到种植修复。去年有位60多岁的阿姨连续做了3颗种植牙,复查时特意带来自己烤的饼干感谢。"其实我们更感动的是,阿姨每次都会认真执行术后护理建议。"这种医患之间的双向奔赴,正是于医生坚持的动力。
在牙齿美白方面,于医生有自己的心得:"不是越白越好,要参考眼白和肤色的协调度。"他总会准备多个色板让患者现场比对,有位准备拍婚纱照的姑娘经过3次冷光美白,终选定了适合的象牙白色。
遇到智齿发炎的学生患者,他会根据拍片结果给出个性化建议:"这颗阻生齿靠近神经管,我们采用微创分根拔除,术后肿胀会轻很多。"上个月刚处理完一例复杂水平阻生智齿的大学生,第二天就反馈可以正常吃饭了。
"您的牙齿就像老房子地基松动,我们需要用'牙桩'加固后再做'装修'。"于医生总能用生活化的比喻解释治疗方案。去年有位老先生因为恐惧一直拖着不治疗,听到这样形象的说明后,终于接受了嵌体修复,现在逢人就夸"于大夫手艺好"。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患者,他准备了不同的沟通方式:给孩子看牙会用恐龙玩偶演示,给年轻人看电脑动画演示,给长辈则会拿着模型慢慢讲解。这种"因龄施教"的方法,让他的患者满意度长期保持在医院前列。
周三下午是于医生的固定学习时间,要么参加院内病例讨论,要么上网课跟进新材料应用。"现在使用的流体补牙树脂,操作时间比传统材料缩短了1/3,患者体验更好。"他展示着新引进的3D打印咬合导板,这套设备让种植牙手术精度又提升了一个等级。
在天津河西区的老患者都知道,找于医生看牙有两个"不用怕":不用怕被过度治疗,他会明确告诉你哪些问题需要立即处理,哪些可以观察;不用怕听不懂,所有检查结果都会用通俗语言配合示意图说明清楚。
从洗牙保健到复植,于春雷医生用五年时间证明:好的牙医不光要技术,更要懂得将心比心。正如他常说的:"每颗牙齿都连接着生活质量,值得我们认真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