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乌鲁木齐口腔医疗圈里,提起种植牙技术,很多患者个想到的就是小白兔口腔的惠亚晴。这位戴着圆框眼镜、说话轻声细语的女医生,已经默默守护了百姓口腔健康20多个年头。
1990年代末,惠亚晴从口腔毕业,当时本地的口腔医疗资源还很匮乏。和很多同学选择去沿海城市发展不同,她毅然留在乌鲁木齐,从基础的补牙、拔牙做起。
"那时候每天要给几十个患者看牙,累得手都发抖。"回忆起刚入行的日子,惠医生笑着说这段经历反而夯实了她的临床基本功。后来她先后到四川大学口腔、进修,把的根管治疗技术和种植牙理念带回了。
在小白兔口腔的诊室里,惠医生的患者从20岁的年轻人到80岁的老人家都有。这源于她在种植牙领域的技术:
不少从地州赶来的患者说:"听说乌鲁木齐有位女医生做种植牙特别细致,我们邻居就是找她做的。"
除了临床工作,惠医生还撰写了《珍爱您的牙齿》这本通俗易懂的科普读物。书中没有晦涩的术语,而是用"怎样挑选牙刷"、"喝完酸奶要漱口"这样生活化的语言,把口腔保健知识传递给普通读者。
在学术方面,她保持着每年参加口腔学术会议的习惯。"技术每天都在更新,去年成熟的方案今年可能就有更优解。"这是她常对年轻医生说的话。
问起就诊体验,不少老患者用"三心"来形容惠医生:
有位70岁的哈萨克族大爷做完种植牙后,特意让儿子用手机拍了吃饭的视频发给惠医生:"您看,我现在能啃羊骨头了!"
20年间,惠医生见证了口腔医疗的发展变迁。从初只有简易牙科椅,到现在数字化种植导板技术的应用,她始终坚信:"好技术要真正造福患者,不在于多,而在于用得恰如其分。"
如今,她带领的小白兔口腔团队,正在把规范的种植牙技术带给更多边疆群众。就像她常说的:"能让每一位患者自信地微笑,就是我们大的成就。"
(本文所述医生资质及执业信息均经核实,诊疗存在个体差异,请理性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