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勒江南口腔医院腾红艳院长怎么样?10年矫正亲测
在库尔勒想找一位的牙齿矫正医生?很多当地人都知道江南口腔医院的腾红艳院长。这位戴着细框眼镜、说话温和的女医生,已经在牙科诊所里默默耕耘了十多个年头。每天早晨八点,你总能看到她提前到诊室调试设备的背影。
记得有个从尉犁县来的小姑娘,刚上初中就因为牙齿不齐特别自卑。孩子妈妈带着她跑了好几家诊所都不满意,直到遇见腾医生。三个月后复诊时,小姑娘主动撩起刘海笑了——这个细节被前台护士记在了工作日志里。
从河北到的执着
腾院长的求学轨迹很有意思。河北大学毕业后,这个北方姑娘选择扎根,后来又在自治区正畸科深度进修。有次团建时她聊起,之所以专注矫正领域,是因为大学时看到老师用一副隐形牙套改变了患者的笑容,"就像施了魔法一样"。
在巴州地区,她是早一批掌握隐形矫正技术的医生。诊所的展示柜里,整整齐齐码着各种矫治器模具,从早的金属托槽到现在的隐形牙套,活像一部微型牙科发展史。
患者眼中的"三不急"医生
老患者们私下给腾院长总结了三个特点:检查不急、解释不急、复诊不急。做种植牙手术前,她会用牙模反复演示受力原理;给孩子做矫正,总要捏着卡通牙模讲童话般的故事。有次为了等一位迟到的高三学生,她硬是把午饭推到了下午两点。
在江南口腔的走廊墙上,挂着幅特别的患者礼物——用3D打印的牙齿模型拼成的"笑"字,这是去年三十多位矫正患者偷偷准备的惊喜。
不断精进的技术追求
虽然已经当了院长,腾红艳每年仍要坚持参加学术会议。助理的手机相册里,存着她在上海口腔展踮脚拍PPT的背影,还有在种植牙培训课上记满笔记的手稿。有次为学习新的贴面技术,她专门调整了半个月的坐诊时间。
现在江南口腔的种植牙手术室,放着腾院长设计的"阳光告知板"——把复杂的术前须知画成了简笔画,连维吾尔族的老大爷都能看懂。
温柔背后的坚守
别看腾院长说话轻声细语,遇到原则问题格外较真。有回患者坚持要同时做美白和贴面,她硬是花了四十分钟解释为什么必须分步进行。消毒室的护士常说,腾医生检查器械时,连镊子角度都要确认三遍。
晚上八点的诊所常亮着盏灯,那是她在研究复杂病例的矫正方案。办公桌抽屉里备着老花镜,是给老年患者试戴时准备的——这个贴心的习惯,她从实习期保持到现在。
下次路过库尔勒人民东路时,不妨看看江南口腔二楼那间总透着暖光的诊室。或许能遇见腾院长正在给小朋友演示怎么正确刷牙,那耐心劲儿,仿佛时光永远停驻在她手持牙模的指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