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突然有个小黑点,咬东西还隐隐作痛?很多人反应是“该补牙了”,但一听到钻头声就双腿发软。今天咱们就补牙那些事——从过程、材料到价格,帮你打消顾虑。
早期的龋齿只是牙釉质受损,这时补牙只需清理腐质后填充,费用低还省时间。但如果拖到牙神经发炎,就可能需要根管治疗,费用翻倍不说,还得跑三四趟医院。牙医常说的“小洞不补,大洞吃苦”真不是吓唬人。
很多人怕补牙是觉得“钻牙疼”,其实现在正规医院会先打麻药,整个过程就像牙龈被轻轻掐了一下。具体步骤分四步: 1. 检查蛀牙范围,拍片确定深度; 2. 局部麻醉(浅龋可能不需要); 3. 去除黑色腐质,消毒窝洞; 4. 填充材料并抛光。 全程20-40分钟,术后2小时避免进食过冷过热。
目前主流材料有三种: 树脂材料:性价比高,颜色接近真牙,但耐用性稍差,适合前牙或小面积修复; 玻璃:含氟能防蛀,但美观度一般,多用于儿童乳牙; 嵌体/高嵌体:定制瓷块,耐磨度高,适合大面积缺损,价格较贵。 具体选哪种,医生会根据龋齿位置和预算给出建议。
不同城市、材料差价较大,以西安为例: 树脂补牙:200-600元/颗(浅龋) 玻璃:150-400元/颗 瓷嵌体:2000-4500元/颗 根管治疗:800-3000元/颗(视牙位而定) 提醒:路边“99元补牙”要警惕,可能用劣质材料或故意漏报治疗步骤。
偶尔会出现补牙后敏感或咬合不适,常见原因有: 1. 填充过高导致咬合创伤——需调整高度; 2. 腐质未去净引发继发龋——需重新清理; 3. 材料收缩产生微渗漏——者需更换。 这些情况及时复诊都能解决,千万别自己硬扛。
再好的材料也有使用寿命,平均5-10年需检查更换。日常更要做好三点: 1. 每天用牙线清理牙缝; 2. 每年洗牙1-2次; 3. 发现填充物脱落立即就医。 记住:维护得好,一颗牙能陪你一辈子。
1. 设备:必须有进口光固化机,劣质灯光会导致树脂固化不全; 2. 医生资质:少5年牙体牙髓经验; 3. 消毒流程:器械必须高温灭菌,包装拆封。 建议优先选择有牙科专科的医院,操作更规范。
说到底,补牙早就不像老一辈形容的“受刑”,技术和舒适度早已升级。下次发现牙齿黑线,别等半夜疼到睡不着才后悔——早处理,少受罪,钱包也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