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我因为的牙齿缺失选择了种植牙手术。如今回顾这段经历,想对大家说的是:如果能重来,我依然会做这个决定,但一定会花更多时间挑选医生。我的情况比较特殊,当年因为着急咀嚼功能,只简单对比了两家机构就做了手术,结果术后出现了牙槽骨轻微吸收的情况。不过认识的几位同期做种植牙的朋友都很稳定,他们普遍花了3-6个月时间考察医生。
种植牙虽然是成熟技术,但毕竟是口腔外科手术。我的下牙槽神经在手术时受到轻微影响,前半年喝水会偶尔感觉温热异常,现在基本,但吃特别冰的食物时仍有轻微迟钝感。另外一个意外发现是,种植体周围的牙龈比天然牙更容易堆积牙菌斑,我现在每天必须用冲牙器清洁两次。
(附:我的种植牙X光片与口腔现状照片)
刚完成骨结合的那年,咬核桃这种硬物会有轻微震感,现在十年过去,日常啃苹果都没问题。不过我会特别注意不用种植牙咬瓶盖,毕竟再好的种植体也是人工的。明显的变化是面部支撑度,缺牙时瘪嘴的情况完全改善,朋友都说我比实际年龄年轻不少。
我40岁做手术时,医生说我骨质条件相当于35岁。现在50岁了,去年复查显示骨结合依然牢固。年轻人做种植牙确实更快,但中老年人只要骨量达标,完全可以获得同样。见到过几位60多岁的病友,他们的种植牙已经使用了15年以上。
要说明显的后遗症,可能就是心理上的依赖感。自从种牙后,我对口腔健康的关注度翻了好几倍,每半年必定洗牙检查,这种习惯反而让其他天然牙比同龄人保存得更好。
1. 骨粉不是必选项:我的上颌窦提升用了骨粉,但朋友在骨质条件好的情况下直接种植,省了1万多费用
2. 愈合基台别着急换:我按标准3个月换基台,后来才知道有人等6个月更稳妥
3. 咬合调整很重要:术后三个月我的咀嚼总不对劲,重新调了两次咬合才适应
4. 冷光美白要谨慎:种植体不能美白,我后来选择了全瓷冠统一色号
现在看牙科技术进步很快,当时用的还是传统种植体,听说现在有亲水表面处理的技术能缩短愈合时间。要不要做种植牙没有标准答案,关键是要明白:这不是简单的"装假牙",而是需要终生维护的口腔改造工程。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总结,那就是——值得,但选择医生要像选结婚对象一样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