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刷牙时牙龈出血?吃苹果总留下血印子?这些看似平常的小症状,很可能在悄悄警告你:牙周病已经找上门了。作为从业10年的医美健康编辑,今天就带你看懂牙周治疗那些事,教你用正确方式守护"口腔地基"。
很多人以为牙周病就是"牙龈肿痛",直到牙齿松动才着急就医。事实上,牙龈出血、口臭、牙龈萎缩都是典型信号。我曾见过一位32岁设计师,长期熬夜加班后牙龈红肿不当回事,结果两年后门牙出现"黑三角",治疗费用比早期高出5倍不止。
牙周病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 牙龈炎阶段:刷牙出血、牙龈颜色变红
2. 早期牙周炎:出现口臭、牙缝开始变大
3. 中度牙周炎:牙龈萎缩、牙齿轻微松动
4. 重度牙周炎:牙齿移位甚脱落
建议每半年做次牙周检查,特别是经常抽烟、熬夜、妊娠期的朋友更要提高警惕。
近收到读者留言:"每年都洗牙,为什么牙周病反而加重了?"这就要说说常见误区:
误区一:洗牙=牙周治疗
洗牙只能清除表面牙石,对于龈下结石和感染组织,需要的龈下刮治。就像打扫房间,洗牙是擦桌面,龈下刮治是清理抽屉角落的积灰。
误区二:治疗一次就万事大吉
牙周治疗通常需要3-4次系疗,之后每3个月就要复查维护,就像糖尿病需要定期监测一样。
误区三:完全不痛就不用治
牙周病被称为"沉默的",疼痛往往是晚期症状。等感觉到牙齿松动时,牙槽骨已经流失过半。
提起牙周治疗,很多人联想的是"电钻声"和"满嘴血"。现在的超声波治疗仪配合显微技术,已经实现化操作。上周接触的中,一位害怕看牙的中学老师做完治疗说:"比补牙还轻松,早知道这么舒服就不拖着了。"
常规治疗流程:
1. 3D口腔扫描定位问题区域
2. 超声波轻柔去除大块牙石
3. 手工器械精细清理龈下结石
4. 生物凝胶促进牙龈愈合
特别的病例才需要考虑牙周手术,多数患者通过系统性的非手术治疗就能取得良好。
见过太多患者,花大价钱做完治疗就抽烟、不认真刷牙。想要长期保持疗效,记住这5点:
• 备齐三件套:牙缝刷、冲牙器、含氟牙膏
• 掌握巴氏刷牙法(网上有详细教学视频)
• 戒烟或减少吸烟量
• 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更易患牙周病)
• 每3个月做一次护理
有个55岁的患者让我印象深刻,严格执行维护计划7年,原本要拔的牙齿现在依然稳固。
孕早期牙龈肿胀?这是激素变化导致的妊娠期龈炎,建议孕前做好牙周检查。正在做正畸的朋友更要注意,矫正器容易堆积菌斑,需要加强清洁。糖尿病患者如果发现牙龈反复红肿,要立即就医,血糖控制与牙周健康相互影响。
后提醒大家:牙周治疗没有"贵的就是好的"这回事,正规医疗机构的标准化治疗完全足够。关键是要早发现、早干预,别等到牙齿保不住了才后悔莫及。你的牙齿,值得从现在开始好好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