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张近总爱抿着嘴笑,同事问起才知道,她是对自己的牙齿不自信——门牙前突、下牙拥挤,拍照时总下意识躲镜头。像小张这样的成年人,在正畸科门诊越来越常见。牙齿矫正不再是青少年的,但究竟要不要做矫正?哪种方式适合自己?今天我们就来正畸那些事。
除了常见的牙齿不齐、龅牙、地包天,出现这些信号也要注意:吃东西总塞牙、刷牙时某些位置反复出血、睡觉不自觉磨牙,甚经常性头痛,都可能是牙齿咬合异常引起的。正规医院的正畸科医生会通过口腔扫描、面部比例分析等,判断是否需要干预。
很多人认为"年纪大了不能整牙",这其实是误区。正畸科医生证实,只要牙周健康,60岁也能矫正。只不过牙齿速度比青少年慢,矫正周期通常需要1.5-3年。但成年人配合度更高,反而更稳定。
现在主流的有三种选择:传统金属托槽矫正、陶瓷半隐形托槽矫正,以及隐形牙套矫正。追求性价比选金属托槽;需要隐蔽性又不想拔牙的,陶瓷托槽是折中选择;而对美观要求高的职场人士,隐形牙套更合适。具体要由正畸科医生根据牙齿难度评估。
约50%的需要拔牙,主要是为了给牙齿腾出空间。但现代正畸技术能通过扩弓、片切(邻面去釉)等方式减少拔牙概率。是否需要拔牙,取决于牙槽骨空间、面部突度等综合因素,不能一概而论。
戴上矫治器后,清洁难度直线上升。建议备齐三样工具:冲牙器清理托槽周围食物残渣,牙缝刷清洁钢丝下方,含氟牙膏预防脱矿。正畸科医生强调,每顿饭后都要清洁,否则容易引发牙龈红肿甚龋齿。
拆掉矫治器才是万里步。牙齿有记忆性,不戴保持器会逐渐复位。通常前半年需要24小时佩戴,之后改为夜间佩戴,多数人要维持2年以上。临床上有患者因偷懒不戴保持器,导致牙齿反弹不得不二次矫正。
后提醒大家,选择正畸科医院时,重点看医生是否具备正畸学背景(而非全科口腔医生),矫正方案是否包含全程跟踪调整。牙齿矫正是一场需要医患配合的持久战,但只要选对方式坚持下去,收获的不仅是整齐牙齿,更是健康的咬合关系和自信笑容。
(本文所述治疗方式及存在个体差异,请以正规医疗机构诊断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