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吃苹果留下血印子?这些可能是牙周病给你的警告信号。很多人觉得牙龈出血是小问题,殊不知这正是牙周病的早期表现。据统计,我国35岁以上成年人中,近存在不同程度的牙周问题,但主动就医的人不足。
1. 刷牙时牙刷带血丝,或咬硬物有血印
2. 牙龈经常红肿,触碰有疼痛感
3. 口腔异味反复出现,漱口难以消除
4. 牙齿看起来变长(其实是牙龈萎缩)
5. 吃东西时牙齿有松动感
6. 牙齿间隙逐渐变大
如果出现以上任意两种症状,建议尽早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牙周病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牙龈炎→早期牙周炎→中度牙周炎→重度牙周炎,越早干预越好。
很多人疑惑:"我每天刷牙两次,怎么还会得牙周病?"其实,牙菌斑是主要元凶。即使认真刷牙,也只能清除60%左右的牙菌斑,特别是牙缝和牙龈边缘容易残留。当牙菌斑钙化形成牙结石后,普通刷牙根本无法清除。
另外三个常见诱因:
• 长期抽烟会加速牙龈萎缩
• 糖尿病患者更易出现牙龈问题
• 孕期激素变化可能加重牙龈炎症
早期治疗(龈上洁治):约200-500元/次,俗称"洗牙",去除牙龈上方牙结石。
中期治疗(龈下刮治):约1500-3000元/全口,需要局部麻醉,清理牙龈下方结石。
晚期治疗(牙周手术):5000元起,针对骨组织的情况。
相比治疗费用,预防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每年1-2次洁牙(约300元)+日常使用牙线/间隙刷(年花费约100元)。
有人觉得"大不了掉几颗牙",实际情况更复杂:
1. 引发全身疾病:牙周细菌可能进入,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2. 影响血糖控制:会加重糖尿病患者病情
3. 加速牙齿脱落:重度牙周炎导致牙齿松动就像树根周围水土流失
麻烦的是,牙龈萎缩是不可逆的。即使通过治疗控制炎症,已经退缩的牙龈也无法完全。
1. 改良巴氏刷牙法:牙刷斜45度对准牙龈沟,小幅度水平颤动
2. 每天少使用一次牙线,清洁牙缝
3. 吸烟者建议每年洁牙2次,非吸烟者1次
4. 选择小头软毛牙刷,每3个月更换
5. 发现牙龈出血不要避开刷,轻柔清洁出血部位更重要
特别提醒:市面上所谓"止血牙膏"只能暂时掩盖症状,不能治疗牙周病。如果持续出血超过一周,请务必就医。
"洗牙会让牙缝变大"——牙缝原本就被牙结石填满,清除后暴露出真实情况
"治疗一次就能好"——需定期维护,像高血压需要长期管理一样
"年轻人不会得"——临床上20多岁就牙周炎的患者并不少见
记住:牙龈出血不是"上火",而是口腔发出的求救信号。及时干预不仅能保住牙齿,更能避免引发其他健康问题。建议每半年到一年做一次口腔检查,把牙周病扼杀在萌芽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