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早上起床口腔异味明显?这些可能都是牙周病发出的预警信号。作为影响我国近90%成年人的口腔疾病,牙周病已成为35岁以上人群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这个沉默的"口腔"。
很多人把牙周病简单理解为"牙龈炎",事实上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健康的牙龈应该呈现淡粉色,紧贴牙齿,刷牙时不会出血。当菌斑中的细菌开始攻击牙龈组织,疾病就开始了它的发展进程:
值得注意的是,牙周病的发展往往是无声的。很多患者直到牙齿松动才意识到问题,这时已经错过了佳干预时机。
及时发现以下症状,可以帮助我们在疾病早期就采取行动:
如果出现以上任何症状超过1周,建议尽快预约牙科检查。早期治疗不仅可以控制病情发展,还能大限度保留天然牙齿。
预防牙周病其实并不复杂,关键在于持之以恒的正确护理:
将牙刷倾斜45度对准牙龈沟,小幅颤动清洁。确保每个牙面都刷到,整个过程少2分钟。硬毛牙刷反而会损伤牙龈,建议选择软毛牙刷。
牙刷只能清洁60%的牙面,牙缝中的菌斑必须依靠牙线。每天少使用一次,注意要"刮"牙齿侧面而非单纯拉拽。
即使再认真刷牙,每年也需要1-2次洗牙清除顽固牙结石。吸烟者、糖尿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可能需要更频繁的护理。
烟草中的化学物质会牙龈组织修复能力,使牙周病发展更快且治疗更差。
糖尿病、骨质疏松等疾病与牙周健康密切相关。良好控制血糖和钙质摄入有助于维护牙周组织。
记住:预防牙周病的投入,远小于治疗牙周病的花费。良好的口腔习惯不仅能保护牙齿,还能降低心脏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风险。
这是常见误解。洗牙后感觉"松动"是因为清除了长期包裹牙齿的牙结石,实际牙齿支持组织已经在牙周病中受损。不及时清理结石,牙齿终会因支撑骨完全而脱落。
早期牙龈炎可以完全,但已经发生骨吸收的牙周炎需要通过长期维护控制进展。就像高血压等慢性病一样,定期复查和家庭护理同样重要。
现代牙周治疗可采用局部麻醉,基本感。治疗后可能有短暂敏感,通常几天内会缓解。
温馨提示:本文仅为健康知识科普,具体治疗方案需由医师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出现口腔不适请及时就医。
保护好牙周组织,才能让我们的天然牙齿陪伴更久。从今天开始,多花两分钟认真刷牙,定期做口腔检查,远离"老掉牙"的命运。拥有一口健康好牙,是对未来好的投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