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塞牙、说话漏风、拍照不敢咧嘴笑……牙齿缺失带来的困扰,很多朋友都深有体会。据统计,35岁以上人群中,近60%存在不同程度的牙齿缺损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口腔修复那些事,帮你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
很多人觉得少颗牙无所谓,其实危害可不小。邻近牙齿会向缺牙位置倾斜移位,导致咬合关系紊乱;长期单侧咀嚼可能引起面部不对称;时还会影响消化功能。临床数据显示,缺牙超过3年不修复,邻牙松动风险增加近3倍。
目前常见的修复方式主要有三种:假牙、固定桥和种植牙。假牙价格亲民,适合多颗牙缺失的老年患者;固定桥需要磨小邻牙作支撑,适合1-2颗牙缺失;种植牙则是将人工牙根植入牙槽骨,仿真度高且不伤邻牙,但价格相对较高。
种植牙之所以备受推崇,是因为它能大限度还原天然牙的形态和功能。钛合金材质的人工牙根与骨组织结合后,咀嚼效率可达天然牙的95%以上。不过要注意,像骨质疏松、糖尿病未控制的患者,需要先评估身体状况才能考虑种植。
无论选择哪种修复方式,日常护理都很关键。假牙每晚要摘下来清洗,固定桥要注意牙线清洁,种植牙则需定期复查。临床显示,配合规范护理的种植牙使用20年以上的达90%,而忽视护理的可能10年就会出现问题。
刚戴假牙觉得恶心、种植牙后轻微肿胀、咬合不适等情况都比较常见。一般1-2周的适应期后症状会逐渐消失,如果持续不适要及时复诊。记住任何修复体都需要3-6个月复查一次,就像汽车需要定期保养一样。
有人觉得"贵的就是好的",其实适合的才是好的。年轻人缺牙建议优先考虑长久方案,而老年人可能更注重使用便利性。另外要警惕"即刻种植""当天戴牙"等夸大宣传,规范的种植治疗通常需要3-6个月周期。
口腔修复不仅仅是补个牙那么简单,它关系到生活质量与健康。建议缺牙患者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自身口腔条件、经济状况和预期选择合适方案。记住:早修复不仅省钱省力,也更好。现在很多正规机构都初诊检查,不妨先去做个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