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照镜子看到参差不齐的牙齿,是不是总让你不敢自信大笑?作为从业10年的医美编辑,我见过太多人因为牙齿问题影响社交和工作。今天我们就来正畸那些事——什么时候矫正好?哪种方式适合你?这些实实在在的经验分享,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
很多人以为要等换完牙才能矫正,其实这是个误区。上周接诊的8岁小朋友明明(化名),地包天已经影响咀嚼,通过功能性矫治器半年就有明显改善。如果等到12岁,可能就要面临拔牙矫正了。
以下3种情况建议尽早干预:
1. 地包天(下牙包住上牙)
2. 长期口呼吸导致面容改变
3. 乳牙早失导致恒牙错位
当然,成年人也不用担心错过时机。38岁的李女士去年开始隐形矫正,现在笑容比年轻时还好看。正畸没有的年龄限制,关键是要找医生评估。
近有患者拿着某书上的网红隐形牙套来,结果发现根本不适合她的复杂病例。选择矫正器不是选手机,要看实际需求。
传统金属托槽:
- 优点:适合复杂病例,价格亲民(1.5万起)
- 缺点:美观度低,需每月复诊
隐形矫正:
- 优点:隐形可拆卸,复诊间隔长
p>- 缺点:对自律性要求高,价格较高(2.5万起)上周有位做销售的客户选了陶瓷托槽,既不影响见客户,又比隐形矫正省了8000块。具体选哪种,建议带着牙片当面医生。
近接到不少:"医生让我拔4颗牙,会不会老了牙齿松动?"其实正畸拔牙是为了给牙齿排列腾空间。就像10个人坐8人位沙发,总要有人调整位置。
关于拔牙的常见疑问:
1. 拔牙后留出的缝隙3-6个月会完全关闭
2. 操作不会影响其他牙齿健康
3. 脸型变化因人而异,不能指望"整容级"
去年有个大学生拔牙矫正后,不仅牙齿整齐了,原本突出的嘴巴也收回去了,但这是骨骼条件的自然改善,不是所有都这样。
见过太多人花了好几万矫正,却因为护理不当延长疗程。正畸科常说:"矫正三分靠医生,七分靠患者。"
容易忽视的3个护理要点:
1. 隐形牙套每天要戴满22小时,吃饭除外
2. 托槽脱落24小时内必须处理
3. 牙缝刷比普通牙刷更重要
建议准备正畸蜡、冲牙器、咬胶这三样神器。特别是隐形矫正的朋友,咬胶能避免出现"牙套脸"。
后说点掏心窝的话:别轻信"7天快速矫正"的,牙齿有科学速度;谨慎选择诊所,有些用的是回收托槽;保持器少要戴2年,很多人后反弹就是没坚持戴。
下次复诊时,不妨多问医生几个为什么。比如:"我的咬合调整到什么程度算完成?"、"这个步骤为什么要这样做?"了解自己的治疗进程,才能更好配合。
如果你正在考虑矫正,建议先拍个全景片看看牙根情况。记住,适合自己的方案才是好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