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套怎么选?正畸医生教你避开4大误区 | 2024年新指南
早上刷牙时发现牙齿越来越歪?拍照总是不敢露齿笑?近收到不少读者的,发现很多人对牙套存在误解。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把选牙套这件事说清楚。
先搞明白这件事: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戴牙套
上周遇到个25岁的姑娘,因为网红推荐就非要戴隐形牙套。检查后发现她的咬合完全正常,只是门牙有0.5mm轻微不齐,这种情况根本不需要矫正。记住:是否需要戴牙套必须由正畸医生评估,通常出现这些情况才建议矫正:
- 明显牙齿拥挤或缝隙过大
- 地包天、龅牙等影响咬合
- 因牙齿问题导致清洁困难
5种常见牙套优缺点对比
现在市面上的牙套主要分这几类(价格仅供参考,各地区差异较大):
1. 传统金属牙套
就是我们常说的"钢牙",矫正力度强且价格亲民(1万-2.5万)。缺点是影响美观,可能会磨出口腔溃疡。适合预算有限、矫正难度大的情况。
2. 陶瓷牙套
托槽是接近牙齿颜色的陶瓷材质(2万-3.5万)。美观度提升但厚度增加,矫正时间可能比金属款长15%左右。
3. 舌侧牙套
装在牙齿内侧完全隐形(4万-8万)。但对医生技术要求极高,初期会影响发音,清洁难度大。
4. 隐形牙套
透明可拆卸的牙套(2.5万-5万)。吃饭刷牙能取下,但需要极强的自律性,每天必须戴满22小时。
5. 自锁托槽
金属或陶瓷材质(2万-4万)。复诊间隔可以拉长,疼痛感较轻,但价格比普通托槽高30%左右。
警惕!这些牙套误区耽误了好多人
误区一:贵的肯定好
遇到过花5万做隐形矫正结果不理想的,其实他的情况用1万多的金属牙套就能达到更好。
误区二:隐形牙套适合所有人
的骨性龅牙、牙齿扭转超过45度等情况,还是传统牙套更靠谱。
误区三:矫正越快越好
牙齿每月不能超过1毫米,声称"3个月快速矫正"的基本都是骗局。
误区四:牙套戴完就万事大吉
拆牙套后少要戴1-2年保持器,否则百分百会反弹。
过来人的3条实用建议
- 务必面诊少3家机构,对比方案和报价
- 要求查看医生的正畸医师资格证(很多全科医生也在接正畸病例)
- 问清楚总费用是否包含保持器、复诊费等(常有隐性收费)
后提醒:戴牙套期间要特别注腔清洁,不然拆牙套时可能满嘴蛀牙。有任何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会抽空回复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