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喝冰咖啡突然牙根一酸,晚上刷牙时牙龈莫名出血,这些看似平常的小毛病,很可能在提醒你:牙齿内部的牙髓可能出问题了。作为每天接诊上百位患者的牙科医生,我发现很多人对牙体牙髓病的认知还停留在"牙疼不是病"的阶段,结果把小问题拖成需要根管治疗的大麻烦。
如果把牙齿比作一个小房子,牙釉质就是外墙,牙本质是承重墙,而里面的牙髓腔就像藏着神经血管的"核心卧室"。当细菌突破外墙入侵到牙髓时,这个敏感区域就会发炎肿胀。由于牙齿是封闭空间,发炎的牙髓就像锅里的蒸汽,让人疼得夜不能寐。
上周就有位设计师患者,早期只是吃甜食有点酸软,硬撑了三个月后发展为持续性跳痛,连太阳穴都跟着抽疼。检查发现她的磨牙已经发展成急性牙髓炎,只能做根管治疗。其实如果在刚开始敏感时就处理,可能只需要简单补牙。
不是所有牙髓病都会剧烈疼痛,这些容易被忽视的症状更常见:
- 喝冷热水时短暂刺痛(像被电一下的感觉)
- 咬硬物时有闷痛感(像牙齿"淤青"了)
- 牙龈上鼓起小脓包(像痘痘反复长)
- 牙齿莫名变色(从内部透出灰褐色)
特别是做过大面积补牙的朋友要格外注意,我的患者中约30%的牙髓炎都发生在补牙三年后,因为当时的龋坏可能已经接近牙髓。
"根管治疗疼不疼"是患者问我多的问题。现在早就不是当年"榔头凿子"的时代了,显微根管技术配合麻醉,全程感受和普通补牙差不多。真正难受的是拖着不治——有位患者疼到用白酒漱口止痛,来就诊时牙神经已经坏死化脓,治疗难度翻了三倍。
根据程度,目前主流的治疗方案有:
1. 活髓保存术:适合早期炎症,保留部分健康牙髓
2. 根管治疗:清除感染组织后严密充填
3. 显微根尖手术:针对顽固性病灶的处理
想要远离牙髓病,记住这个"三二法则":
- 每天3次刷牙,尤其睡前那次重要
- 每年2次洗牙,给牙齿做"全身体检"
- 吃东西后立刻漱口,别给细菌留宵夜
我常对患者说,牙齿就像不会喊疼的哑巴员工,等它用疼痛时,往往问题已经很。下次遇到牙齿敏感别急着用感牙膏掩盖症状,早检查早处理,才能把问题扼杀在萌芽阶段。
如果这篇内容解答了你的疑问,建议收藏转发给总说"牙疼忍忍就好"的家人。关于牙齿保健的具体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会定期回复高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