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寒暑假,儿童牙科门诊总是格外忙碌。很多家长都是等到孩子喊牙疼才想起来看医生,其实许多牙齿问题完全可以在早期干预。今天就和大家儿童牙齿保健那些事儿,帮助家长们避开护牙误区,让孩子拥有一口健康好牙。
上周接诊的5岁男孩乐乐,右侧后牙已经烂出大洞,妈妈却说:"反正要换牙,等恒牙长出来就好了。"这其实是典型的认知误区。乳牙的健康直接影响恒牙发育,蛀牙可能导致恒牙釉质发育不全,甚影响颌骨生长。临床数据显示,乳牙蛀坏的孩子,恒牙患龋率要高出3倍。
很多家长不知道,孩子的牙齿护理应该从出生就开始:
- 0-1岁:用纱布清洁牙龈
- 颗乳牙萌出:改用儿童牙刷
- 3岁前:家长帮助完成刷牙
- 6岁:恒磨牙长出,要及时做窝沟封闭
- 12岁:乳牙全部替换完毕,建立完整咬合关系
在门诊经常发现,很多孩子刷牙方式存在明显问题:
1. 牙刷选择不当:刷头要能覆盖2颗牙齿大小
2. 刷牙力度过大:容易损伤牙龈
3. 时间不足:少要2分钟
建议家长使用"三面法"指导孩子:先刷外侧,再刷内侧,后咬合面,每个面刷20下。
黏性食物如软糖、果脯容易残留在牙齿沟缝;碳酸饮料会腐蚀牙釉质;就连看似健康的果汁,含糖量也超乎想象。可以准备些护牙小零食:奶酪能中和口腔酸性,苹果有自洁作用,无糖酸奶富含钙质。
近接到不少关于防护措施的。涂氟相当于给牙齿穿上防护衣,建议3岁以上儿童每3-6个月做一次。窝沟封闭则是用特殊材料填平后牙的深沟,避免食物残渣堆积。这两种方法都是世卫组织推荐的有效防龋手段,操作过程,孩子接受度很高。
8岁女孩朵朵因为"地包天"来就诊,检查发现是长期用奶瓶造成的。儿童牙齿排列异常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口呼吸、吐舌习惯、单侧咀嚼等。建议7岁做次正畸检查,但具体矫正方案要等恒牙萌出情况评估。
据统计,约60%的儿童存在看牙恐惧。我们诊所采用逐步适应法:
次就诊只是熟悉环境
第二次简单检查
第三次才开始治疗
家长平时可以通过绘本、角色扮演游戏帮助孩子消除恐惧。
后提醒各位家长,即使没有明显症状,也建议每3-6个月带孩子做一次口腔检查。早期发现的龋齿,治疗过程更简单,费用也更低。记住:在牙齿健康这件事上,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