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看牙医,很多人反应是补牙、拔牙或者种牙,但实际上牙周治疗才是大多数成年人都需要关注的口腔问题。你可能不知道,我国35岁以上人群中,有超过80%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牙周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容易被忽视却非常重要的牙齿"地基工程"。
刷牙出血不一定是"上火",很可能是牙龈在向你求助。当你发现牙龈颜色变深、容易出血、刷牙时牙膏泡沫带血丝,甚出现口臭、牙齿松动等情况,说明牙周组织可能已经出现问题。这些症状就像汽车仪表盘上的警示灯,提醒你要及时处理,否则等发展到阶段,可能连牙齿都保不住。
牙周治疗不是单一的项目,而是根据病情轻重采取的不同处理方案。对于轻度问题,的洁牙就能改善;中度情况可能需要做龈下刮治,清除牙龈下方的牙结石;者则要进行牙周手术。整个过程就像给牙齿做深度清洁和保养,目的都是为了让牙齿的"地基"健康。
很多人觉得牙龈出血是小问题,却不知道长期的牙周炎症不仅会导致牙齿脱落,还可能影响全身健康。研究表明,牙周炎与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都有密切关联。而且牙齿周围的骨质一旦流失就很难再生,越早治疗,越好,花费也越少。
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现在的牙周治疗已经非常人性化,医生会根据情况使用表面麻醉或局部麻醉,治疗时基本不会感到疼痛。治疗后可能会有轻微不适,就像做了运动后的肌肉酸痛,一般1-2天就会消失。比起牙周问题带来的长期困扰,这点不适真的不算什么。
做完治疗只是步,日常护理才是关键。医生通常会建议使用软毛牙刷、牙线和冲牙器配合清洁,并定期复查。记住,再好的治疗也比不上日常的正确保养,就像再好的护肤品也替代不了每天的洗脸一样。
很多人认为"牙齿不疼就不用看医生",这是大的误区。牙周病初期往往没有明显疼痛,等感到疼痛时通常已经比较了。还有人觉得"洗牙会让牙缝变大",其实变大的牙缝是被牙结石占据的位置。正确认识这些误区,才能更好保护牙齿健康。
Q:多久需要做一次牙周检查?
A:建议每半年到一年检查一次,吸烟者和糖尿病患者建议更频繁。
Q:治疗需要多长时间?
A:轻度问题可能1-2次就能解决,的可能需要分多次治疗。
Q:治疗后要注意什么?
A:24小时内避免吃过冷过热食物,不要吸烟,按时复诊。
牙齿是我们每天都要使用的器官,却常常等到出问题才重视。牙周治疗不是额外的开销,而是对健康的必要投资。与其等到牙齿松动才后悔,不如现在就预约一次的牙周检查。记住,保护好牙周健康,才能让你的牙齿陪伴你更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