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吃苹果总留下血印子?这些可能是牙周病发出的警报。作为累计接触过上千例牙周病患者的从业者,我发现很多人直到牙齿松动才意识到问题的性。今天就用直白的话,告诉你关于牙周病必须知道的事。
很多人觉得牙龈肿痛是"上火",喝点凉茶就能好。实际上,牙周病是牙齿周围组织的慢染,像温水煮青蛙般慢慢牙槽骨。我见过可惜的病例是32岁的设计师,长期忽视牙龈出血,等来就诊时已有6颗牙齿保不住了。
1. 刷牙出血:健康的牙龈不会轻易出血,这点要牢记
2. 持续性口臭:不是吃了大蒜那种,是刷牙也去不掉的异味
3. 牙龈变"胖":红肿的牙龈会包裹更多牙面
4. 牙齿变长:其实是牙龈萎缩造成的错觉
5. 吃东西无力:像啃不动苹果这种情况
门诊里常见三类高危人群:老烟民、奶茶爱好者、刷牙图快的人。烟草中的化学物质会阻碍牙龈修复,每天喝含糖饮料等于在喂养口腔细菌。要命的是那些30秒搞定刷牙的,连牙缝都清洁不到。
轻度牙周炎通过洗牙+抛光就能控制,中期需要做龈下刮治。别被"刮治"吓到,现在都有舒适化治疗选项。去年有位大学老师做刮治前紧张得要命,做完才发现比洗牙难受不了多少。
选对工具很重要:软毛牙刷、牙缝刷、含氟牙膏是基础配置。建议学会"巴氏刷牙法",其实就是牙刷斜着45度轻轻震颤。另外,每年少要做一次口腔检查,就像给汽车做保养一样必要。
Q:治疗要几次才能好?
A:轻度1-2次,中重度需要3-4次系疗
Q:会不会很痛?
A:现在有表面麻醉凝胶,绝大多数人能耐受
Q:治好还会复发吗?
A:就像感冒会反复,关键在后期维护
别等牙齿松动才着急,牙龈出血就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上周刚有位患者来复查,坚持治疗和维护后,原本要拔的牙现在稳稳用了5年。记住,对待牙周病就像对待慢性病,早发现早干预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