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被牙疼惊醒,喝口凉水突然触电般酸软,咬东西时某个位置总使不上劲......这些看似普通的牙齿问题,很可能在提醒你:牙体牙髓出问题了。作为口腔健康的"隐形",牙体牙髓病初期症状隐蔽,却可能引发后果。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这个让无数人头疼的牙齿问题。
当牙齿表面的牙釉质被,细菌就会长驱直入。先是侵蚀牙本质形成龋洞,接着入侵牙髓腔——这个装满神经血管的"牙齿心脏"。就像苹果从外烂到里,牙体牙髓病的发展往往经历三个阶段:
阶段:牙齿表面出现黑线或白斑,喝冷热水时偶有敏感,很多人误以为是"上火";第二阶段:龋坏到达牙本质,出现明显黑洞,冷热刺激疼痛加剧;第三阶段:细菌感染牙髓,引发自发剧痛,甚导致根尖周炎、颌骨感染。
为什么每天刷牙还是会得牙体牙髓病?刷牙方式不对等于白刷!横向拉锯式刷牙会磨损牙颈,长期用硬毛牙刷可能刷出楔状缺损。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日常行为伤牙:
• 把牙齿当工具开瓶盖、撕包装 • 奶茶咖啡不离手形成色素沉积 • 长期用单侧咀嚼造成过度磨损 • 讳疾忌医把小问题拖成大麻烦
听到"根管治疗"就发抖?现在的牙科技术早已今非昔比。针对不同阶段的牙体牙髓病,治疗方式也有差异:浅龋可以通过纳米树脂补牙一次解决;中龋需要先垫底再填充;深龋接近牙髓时,可能采用活髓保存术;当牙髓感染后,显微根管治疗能清理感染源。全程的麻醉技术,配合橡皮障隔离术,让治疗过程更舒适。
保护牙体牙髓其实很简单,记住这组数字:每天刷牙2次每次3分钟,每3个月换牙刷,每6个月洗牙1次,每年做1次口腔检查。特别提醒:牙齿敏感别乱用偏方,含氟牙膏要选含氟量在0.05%-0.15%之间的,牙线使用要呈C字形包绕牙面。
Q:补牙材料怎么选?
树脂材料适合前牙美观修复,玻璃更适合儿童乳牙,嵌体则用于大面积缺损。具体需医生根据缺损位置评估。
Q:根管治疗后必须戴牙冠吗?
失去牙髓供养的牙齿会变脆,后牙咀嚼受力大建议做冠保护,前牙可视情况选择贴面或全冠。
Q:治疗能管一辈子吗?
再好的治疗也需要维护,治疗后牙齿依然可能发生继发龋或根尖病变,定期复查关重要。
牙齿问题从来不会自愈,只会越拖越。下次牙疼别急着吃止疼药,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才是对自己口腔健康负责的态度。记住:早发现早治疗,少受罪更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