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吃苹果留下血印?这些可能是牙周病的早期信号。作为成年人常见的口腔疾病,牙周病影响着超八成35岁以上人群,但很多人直到牙齿松动才意识到问题的性。
健康的牙龈本该紧贴牙齿,呈现淡淡的粉红色。当细菌在牙齿表面形成牙菌斑后,牙龈会先出现红肿、出血(牙龈炎阶段)。如果放任不管,细菌会向牙根蔓延,逐渐支撑牙齿的牙槽骨,这时候就发展为牙周炎。就像大树根部土壤流失一样,牙齿终会因为"根基不稳"而脱落。
1. 刷牙出血:健康的牙龈不会轻易出血 2. 持续性口臭:普通漱口难以消除的异味 3. 牙龈退缩:牙齿看起来越来越"长" 4. 牙齿敏感:冷热刺激出现短暂刺痛 5. 牙齿移位:原本整齐的牙齿出现缝隙
吸烟者患病风险高出3倍,烟草会抑制牙龈修复能力;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口腔更易滋生细菌;孕期女性激素变化可能加重牙龈炎症;此外,长期熬夜、压力大的人群免疫系统下降,也给细菌可乘之机。
早期干预:每年一次洁牙清除牙结石,使用牙线清理牙缝,选择小头软毛牙刷。 中期治疗:需要进行龈下刮治,医生会用特殊器械清理牙龈深处的菌斑。 重度管理:骨缺损时可能需要引导骨再生术,极松动牙齿可能需要拔除后种植修复。
误区一:"洗牙会让牙缝变大"——牙缝本就是被牙结石堵塞的,清除后反而利于清洁。 误区二:"牙龈出血就该少刷牙"——正确刷牙才能减少细菌,改用软毛牙刷轻柔清洁出血处。 误区三:"老了都会掉牙"——牙周病才是主要原因,做好预防80岁也能保有20颗功能牙。
每天早晚采用巴氏刷牙法(牙刷45度角朝向牙龈),饭后使用牙线而非牙签,每3个月更换牙刷。值得推荐的是,电动牙刷能更好清除牙菌斑,冲牙器则能清理普通牙刷难以触及的牙缝区域。
当出现牙龈自发性出血、牙齿明显松动、牙龈脓肿时需立即就医。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就像定期体检一样,医生能通过牙周探诊发现你自己察觉不到的问题。早期治疗费用可能只需几百元,等到需要手术时费用可能上升数千元。
记住,牙周病是个沉默的者,但它完全可防可控。从今天开始认真观察自己的牙龈状态,别让忽视成为牙齿脱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