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拔牙,很多人反应是皱眉头。其实拔牙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关键是要做好充分准备和术后护理。今天就给大家详细说说拔牙前后需要注意的那些事。
牙齿是我们重要的咀嚼器官,不是所有问题牙齿都需要拔除。通常医生会建议拔牙的情况包括:智齿阻生导致反复发炎;龋坏无法保留的残根;牙周病晚期松动的牙齿;正畸需要腾出空间的牙齿等。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情况不适合立即拔牙。比如女性期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高血压患者血压过高时,都需要暂缓拔牙。事先如实告知医生身体状况很重要。
提前预约可以避免长时间等待。当天建议穿宽松衣物,不要空腹但也不要吃太饱。记得提前清洁口腔,但不要过度用力刷牙导致牙龈出血。如果有长期服用的药物,要提前医生是否需要调整。
特别提醒:拔牙前24小时内不要饮酒,避免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可以准备些冰块和流质食物,方便术后使用。
常规拔牙通常需要20-40分钟。行局部麻醉,等麻药起效后医生会使用器械松动牙齿并拔出。整个过程不会有明显痛感,可能会感受到一些压力或听到轻微声响,这都是正常的。
对于复杂的阻生齿拔除,可能需要切开牙龈或分割牙齿。这种情况下手术时间会延长,术后反应也可能更明显。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给出建议。
术后要咬紧棉球30-40分钟止血。24小时内不要漱口、吐口水,避免血凝块。饮食以温凉流质为主,避免用吸管。48小时内不要剧烈运动,睡觉时可垫高枕头。
轻微肿胀和疼痛是正常现象,可以冰敷缓解。如果出现持续出血、剧烈疼痛或发热,要及时就医。一般3-5天创口会开始愈合,完全需要1-2周时间。
很多人以为拔牙后一定要吃药,其实简单拔牙未必需要。医生会根据创口大小决定是否需要用药。还有人觉得拔牙会导致邻牙松动,只要操作规范,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另外要提醒的是,拔牙后不要急着用盐水漱口。过早漱口会影响创口愈合,一般建议24小时后再开始轻轻漱口。
孕妇拔牙要格外谨慎,孕中期相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需要先控制好指标。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可能需要调整用案。这些情况都要提前与医生充分沟通。
老年人拔牙后可能较慢,要注意营养补充。儿童乳牙脱落一般不需要特别处理,除非出现异常情况。
看似简单的拔牙操作,其实很考验医生的经验和技术。不规范的拔牙操作可能导致邻牙损伤、术后感染等问题。建议选择有资质的口腔医疗机构,由医生进行操作。
后提醒大家,拔牙后要按时复诊。如果有做假牙修复的计划,一般建议拔牙后3个月左右开始评估,避免拖延过久影响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