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照镜子发现缺了颗牙,咬苹果使不上劲,笑的时候总想捂嘴——如果你正在经历这些困扰,口腔修复或许能帮到你。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这个能让牙齿"重生"的医疗技术。
很多人觉得少颗大牙不影响美观就拖着不处理。但临床数据显示,缺失牙超过半年,邻牙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倾斜,对咬牙会过度伸长。42岁的张女士就是典型例子,她右下磨牙缺失三年后,不仅吃东西费劲,还导致脸型不对称,修复成本反而比早期高了两倍。
目前医疗机构常用三种方案:假牙适合多颗牙缺失的中老年群体,价格亲民但需要每日摘戴;固定桥需要磨小两侧健康牙,适合1-2颗连续缺失;种植牙则是通过手术植入人工牙根,接近真牙的咀嚼感受,单颗费用在5000-15000元不等。具体选择要结合牙槽骨条件、预算和医生建议。
这个说法挺形象,但过程可比种树精细多了。先在牙槽骨植入生物相容性的纯钛"牙根",等3-6个月骨结合后,再安装基台和牙冠。现在有数字化导板技术,能把种植误差控制在0.1毫米内。不过要注意,患有糖尿病或骨质疏松的患者需要先控制基础疾病。
这其实是十年前的老问题了。早期金属内冠的烤瓷牙,金属渗入牙龈会导致着色。现在全瓷牙采用二氧化锆材质,透光性和生物相容性都更好,38岁的教师李女士换全瓷牙三年,牙龈依然保持健康粉红色。当然,每天用牙线清洁边缘仍是必须的。
简单补牙可能1次就能完成,复杂病例通常需要3-5次。比如种植牙就要经历初诊检查、植入手术、取模、戴牙几个阶段,全程大概3-6个月。这里提醒大家,声称"即拔即种""当天戴牙"的机构要谨慎选择,牙槽骨条件不达标强行操作可能引发感染。
再好的修复体也比不上原生牙。即便用上万元的种植牙,也要避免咬硬壳类食物。临床见过用种植牙开啤酒瓶导致种植体松动的。日常建议使用冲牙器清理缝隙,每半年做一次维护,这样能用更久。数据显示规范维护的种植牙20年存活率超90%。
年轻人更关注美观度,前牙区推荐全瓷材质;中年人要考虑功能性,后牙区优先选择耐磨材料;老年人则需评估口腔整体状况,有时需要配合牙周治疗。55岁的周先生同时做了牙周刮治和吸附性义齿,咀嚼效率从30%提升到80%。
后提醒:选择机构时重点查看《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诊疗科目是否包含口腔修复科,医生是否有口腔修复学技术资质。好的修复=医生技术+规范操作流程+适合的材料,这三样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