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发边戴牙套的朋友突然变多了,咖啡厅里总能看到有人对着小镜子摘戴透明牙套,地铁上也常见年轻人戴着闪闪发亮的金属托槽。作为过来人,今天就用直白的大实话,说说不同类型的牙套到底该怎么选。
大多数人戴牙套就两个原因:要么牙齿长得歪七扭八影响吃饭说话,要么就是觉得笑起来不够好看。我表妹当初死活不肯戴,后来发现门牙缝越来越大,啃苹果老塞牙,这才乖乖去了牙科。
就是咱们小时候常见的那种"铁齿铜牙",现在技术升级了,托槽变得更小巧。优点是价格亲民(通常1.5-3万元),矫正力度强;缺点是偶尔会刮嘴,而且每个月都要去调整钢丝。
托槽是半透明的陶瓷材质,远看不太明显。价格比金属的贵个30%左右(约2-4万元),但要注意咖啡、茶喝多了可能会染色。
就是那种可以自己摘戴的透明牙套,明星同款。大的好处是几乎看不出来,吃饭刷牙都能取下来。但价格贵(3-8万元不等),而且特别考验自律性——每天必须戴满20小时以上才有。
在二线城市,金属托槽整套下来大概2万元出头,隐形矫正可能要4-5万。但记住三点:①别光看报价,要问清楚是否包含所有复诊费用;②付款现在很多医院都支持;③年底经常有。
后说句掏心窝的:矫正牙齿没有"好"的方案,只有"适合"的。建议先去正规机构拍个片子,听听不同医生的方案再决定。我当年就是比较了三家诊所才做的选择,现在每次照镜子都庆幸没贪便宜选便宜的。
(小提醒:本文所述价格仅供参考,具体以实际检查后报价为准。矫正过程请选择具备正规资质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