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吃坚果时突然硌到牙齿,一阵酸疼让我心里咯噔一下——该不会是蛀牙了吧?赶紧跑去口腔医院检查,果然发现两颗后牙有龋洞。医生建议尽快补牙,否则蛀洞会越来越大。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次面对补牙时满脑子疑问:补牙到底疼不疼?哪种材料好?价格差别为什么这么大?今天我就结合自己亲身经历和医生建议,给大家做个详细科普。
很多人觉得牙上有个小黑点没关系,直到某天咬东西突然剧痛才后悔莫及。我邻居张阿姨就是典型例子,初只是牙齿敏感,拖了半年后发展成牙髓炎,后不得不做根管治疗,多花了好几千。医生告诉我,龋齿发展分三个阶段:
1. 浅龋:仅牙釉质受损,像白垩色斑点,此时补牙省事;
2. 中龋:腐蚀到牙本质,遇冷热会酸痛;
3. 深龋:伤及牙髓,可能引发剧烈疼痛甚需要拔牙。
所以千万别等牙疼才就医!每半年做一次口腔检查,发现黑线或凹陷尽早处理,能省下不少钱和痛苦。
跑了好几家口腔诊所后,我整理出当前主流补牙材料的价格区间(不同城市会有浮动):
1. 玻璃:80-200元/颗
适合儿童乳牙或临时修复,耐磨性一般但能释放氟化物防蛀。
2. 复合树脂:200-600元/颗
常用的选择,颜色接近真牙,前牙后牙都适用。
3. 瓷嵌体:1500-3500元/颗
针对大面积缺损,需要定制加工,坚固度接近天然牙。
我终选了380元的3M树脂补牙,整个过程40分钟,现在用了三个月咬合完全正常。这里提醒大家:有些诊所引流写的"99元补牙",很可能只是基础材料或者限首颗,一定要提前确认细节!
躺在牙椅上的时候确实紧张,但实际体验比想象中好很多:
1. 检查:医生先用探针确定龋坏范围,拍了局部X光片;
2. 去腐:像轻微电钻声,但不疼(深龋会打麻药);
3. 填充:树脂材料一层层固化,会用到蓝光照射;
4. 抛光:调整咬合高度,避免补牙后有异物感。
整个过程不舒服的其实是张嘴时间久,建议提前涂润唇膏。现在技术很成熟,只要不是特别深的蛀牙,基本都能一次完成。
你以为补完就万事大吉?护理不当照样前功尽弃!医生特别叮嘱我:
• 2小时内禁止进食,24小时内避免咬硬物;
• 少喝咖啡、茶等易染色饮品,树脂材料会变色;
• 如果出现持续刺痛或脱落,立即复诊;
• 改用含氟牙膏和软毛牙刷,刷牙力度要轻;
• 每年检查一次补牙材料是否老化。
我表弟就是补牙后第二天啃鸭脖,把填充物硌掉一半,又花钱重新补了一次...
误区1:"补牙会把牙洞越磨越大"
:去腐时只会清除病变组织,健康牙体都会被保留。
误区2:"材料越贵越好"
:前牙选美观树脂,后牙选耐磨材料,适合的才是好的。
误区3:"怀孕不能补牙"
:孕中期(4-6个月)是期,反而拖延可能引发感染。
后提醒大家,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比价格更重要。我时遇到一家报价特别低的诊所,结果发现用的都是不明渠道材料。牙齿要用一辈子,该花的钱真不能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