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刷牙时突然发现牙齿上有小黑点?吃冰激凌时突然一阵酸爽?这可能是龋齿在了。作为经历过上千例补牙的从业者,今天就用大白话告诉你关于龋齿填充的所有秘密。
那颗小米粒大的黑点,就像埋在牙齿里的定时炸弹。刚开始只是牙釉质受损(这时候补牙轻松),放任不管就会蛀到牙本质(喝凉水都酸疼),再就会伤到牙髓(半夜疼到撞墙)。有个患者就是拖着不处理,后花了几千块做根管治疗,早补的话两百块就能解决。
别被网上那些夸张描述吓到,现代补牙早就不是"电钻狂响"的场面了。规范流程是这样的:先用小钩子检查龋坏范围→局部麻醉(像蚊子叮一下)→去除腐质(现在有激光去腐更温和)→消毒窝洞→分层填充材料→调整咬合。全程难受的可能是张嘴时间久,其他真没想象中恐怖。
1. 树脂材料:性价比,前牙后牙都能用,颜色接近真牙,缺点是耐磨性稍差。适合经济型选择,目前90%的患者选这个。
2. 玻璃:会释放氟化物防蛀,适合儿童乳牙,但强度不够。
3. 嵌体/高嵌体:适合大面积缺损,像定制铠甲一样包裹牙齿,就是价格小贵。
别被商家忽悠选贵的,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
刚补完那2小时别急着啃硬骨头(材料还没完全固化)
24小时内少喝浓茶咖啡(容易染色)
别拿补过的牙开啤酒瓶(再好的材料也经不起这样造)
记住,补牙不是一劳永逸,每半年要找医生检查一次边缘是否密合。
在正规机构,差价主要来自:
• 龋坏程度(浅龋/中龋/深龋处理难度不同)
• 填充范围(小米粒大和绿豆大的用量能一样吗)
• 材料选择(就像衣服有化纤也有真丝)
• 医生经验(十年经验的医生和实习生收费能一样吗)
警惕那种宣传"59元补牙"的,很可能用劣质材料或者后续隐形消费。
后说句掏心窝的话:比起蛀到牙神经那种撕心裂肺的疼,补牙那点不适真的不算什么。下次发现牙齿敏感或黑线,别上网乱查了,赶紧约个检查,早处理少受罪。关于补牙还有什么想问的,欢迎随时留言交流。